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泉州泉港激活融合发展“一盘棋”
2025-10-15 10:45:05来源:泉州晚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泉港激活融合发展“一盘棋” 绘就城乡共富“新图景”

泉州泉港激活融合发展“一盘棋”

泉港城乡品质和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连键刚 摄)

  “城乡融合”奋勇争先,“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对标落实“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泉港区作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千亿产业基地,如何走前列、作表率?

  今年7月,泉港区委五届九次全会锚定了中心大局:扭住建设“绿色石化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不放松,持续推动区域布局协调、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奋力打造县域共同富裕泉港样板。

  棋局既开,落子有声。泉港区大力实施“139”动员令,奋力顶住石化行业经济下行、债务高企、财政紧张等重重困难,在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城乡融合、民生保障等维度精准突破,凝聚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的共富合力。

  延链补链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作为2025年省重点项目,选址于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的瑞远生物功能性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一阶段已基本建设完工,处于准备验收阶段。该项目投资10亿元,总占地110亩,投产后相关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医药等新兴领域。

  “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公用配套、原料供应、物流条件等优势,我们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并与园区其他企业产品隔墙供应、互供互用,助力泉港石化产业链的强化、延伸与完善。”福建瑞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德勇说。

  基于石化产业的上游优势,引进下游高附加值项目,力促产业链“内循环”和原料“隔墙供应”,类似的协同效应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比比皆是:百宏化学新增投资建设纺丝油剂和季戊四醇装置,高效承接联合石化EO产品;引进的百宏化学电解液、盈泰锂电池负极包覆沥青、盛屯集团碳酸锂等项目,开辟“油头—化身—锂电池”新产业链;引进的圣元牛磺酸、北瑞药业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光启原料药等项目相续落地,为构建“石化—医药”一体化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支撑……这座连续11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成熟基地,正释放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我们还将发挥福建对台优势,以国亨化学丙烷脱氢及聚丙烯、北瑞药业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等台资龙头项目为牵引,重点引进台湾石化企业投资高附加值项目,协同打造高端医药原料药、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融合、实现共富的关键。依托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优势,泉港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谋划产业链布局,着力延链、补链,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延伸。该区细化梳理7条下游产业链发展,重点布局9个新质生产力板块,加速形成石化产业引领示范,健康食品产业新龙头崛起,文旅、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多元产业协同的“1+1+N”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呈现出极核带动、多点支撑、山海互济、全域协调的态势。

  同时,该区坚持“稳一优二强三”,实施县域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优化6镇1街道产业布局,在做大做强石化、粮油食品产业的同时,做精做深“链主企业+产业园+产业链”,推动“园区协同并进、镇园联动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品质和发展能级,全力培育县域经济“泉港样板”。

  有“形”数字见证发展之“势”,今年以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投产项目9个,总投资35.83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12.27亿元;新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49.3亿元,石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跻身全省项目工作正向激励县(市、区)综合考评前10名。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273.35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位居全市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7%、位居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居全市第一。

  宜居宜业

  绘就城乡融合共富图

  产业筑基,民生为本。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如何让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让人民群众共同奔向美好幸福生活?泉港区多措并举,聚力“提质惠民”——

  宜居环境是城乡幸福的共同底色。今年以来,该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策划生成第一、二批市级城建项目138个,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81.65亿元。2025年以来,加快城市更新焕颜,清淤疏通管道11.1公里,更换路灯电缆1180米,修复路面约16200平方米。紧扣“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3大提升工程,实施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分类等21项任务,累计投资1.71亿元,城乡人居颜值精致升级。

  乡村振兴是城乡幸福的关键环节。该区大力推动15个省级示范村镇创建,加快“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传统街区、海上牧场等特色示范片区建设,辐射带动“惠屿鲍鱼”“白潼杨桃”等农产品品牌发展。推动村村、村企、村社深度捆绑、合力攻坚,组建沿朝阳路、环龙马溪、临诚峰港等10个片区联合党委,覆盖36个村、78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深化“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搭设强村公司等发展平台36个,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达100%、超百万村14个,加快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民生福祉是城乡幸福的最终归宿。该区推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从“有”向“优”深度转变、从“城”向“乡”深度融合。

  深化“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入实施初中“壮腰工程”、高中“逐梦计划”;优化整合11所小规模小学、幼儿园和农村边远小学(教学点)办学规划,让泉港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同时,做实做优“府院共建”融合型医联体,深入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选派27名中高级职称医师赴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推动省级专家团队定期下沉坐诊、远程诊疗“村村通”。

  实施养老领域“惠民生、补短板”行动,1—9月发放7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2.9万余人、1700多万元。“稳就业”政策落实落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6场,提供用工岗位2.4万余个。社会保障坚实有力,1—9月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保障金5486.44万元。

  激活融合发展“一盘棋”,必须久久为功、砥砺前行。泉港区正通过战略统筹、产业协同、设施互联、服务共享等多维发力,逐步打破城乡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一幅“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富新图景正徐徐展开。(郭菲凡 林弘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