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福鼎:小田并大田 荒地变良田
2025-10-21 09:38:12来源:闽东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福鼎管阳 小田并大田 荒地变良田

宁德福鼎:小田并大田 荒地变良田

管阳镇稻田(图片由福鼎市管阳镇政府提供)

  金秋时节,福鼎市管阳镇缙阳村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转眼间,大片稻谷收获归仓。“以往,收谷子需要几十人收割几天,现在,农田连片开发,农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收割期缩短一半。”福鼎市管阳凛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丽云说。

  稻穗满仓背后藏着管阳镇对农业发展模式的持续探索。面对耕地零散、土地撂荒等问题,该镇以“党建+产业”融合为路径,建立“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大户带动”机制,大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镇、村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讲政策,引导群众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耕地,推动“小田并大田”,为机械化耕作与规模化种植创造条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镇党委协调下,自2023年起,张丽云的农场陆续流转承包了缙阳、七蒲等村土地310亩。“过去,这些田地分散在各家各户,利用率低,如今,通过规模化种植辣椒、甘薯和水稻,统一选用优质品种,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益显著提升。”张丽云说,“今年我们种植170多亩水稻,水稻收好后打算接着种大蓟。这种轮作,每年还能带动十多名农户,通过务工增收。”

  七蒲村种粮大户张景峰也感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政府不仅整合零散土地,还修建排洪沟和田间道路,种粮条件大为改善。”张景峰表示。

  据统计,去年以来,管阳镇成功复垦撂荒地770余亩,累计流转土地超100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

  为鼓励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管阳镇通过“粮十条”扶持政策,对种粮大户、撂荒复垦、新技术示范等种植户给予补助。2024年,全镇发放相关补助153万余元,惠及农户数百户。“镇党委帮忙流转土地、落实政策,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张景峰说。

  除了资金支持,当地组织农技人员和“土专家”上门服务,推广青草优19香、中浙优8号等优质稻种,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在夯实“种植端”的同时,管阳镇积极发力“销售端”,保障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在镇党委牵头下,秀贝、钰阳、茶阳、七蒲四村联合成立福鼎市云中管阳农业专业合作社,借助“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每月为认购人提供特色农产品,实现供需两旺。

  当地还引进专业直播团队,打造“村官”直播间,镇、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截至目前,直播间已销售红米超50000公斤,帮助百余名村民增收。

  荒田变良田,稻谷成“金谷”。在党建引领下,福鼎市管阳镇农业不仅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上也迈出坚实步伐,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据统计,2024年,当地粮食播种面积达21313亩、总产量7041吨,油料播种面积达534亩。“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正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记者 黄楚妍 通讯员 夏岩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