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南平政和“云上经济”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10-23 09:32:07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政和“云上经济”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深秋时节,政和县高山区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一垄垄蔬菜青翠欲滴,连绵的茶山层叠如画。这个坐拥华东地区最大连片高山台地的县域,正依托“云上政和”发展定位,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近年来,政和县紧紧围绕“云上政和”发展定位,系统推进文旅融合、高山农业与全域旅游发展。

  从观光到旅居的“云上”跃迁

  10月16日,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锦云客栈内,民宿老板张枰正忙着整理客房,为即将入住的客人做准备。眼下虽已入秋,但4月至10月仍是当地的旅游旺季,他的忙碌仍在继续。

  “这两年景区道路拓宽后,村子的知名度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张枰一边整理床铺一边介绍,“今天就有6名福州游客入住,计划在这里住两天。”

  谈及旅游旺季的经营情况,他笑着说:“客栈经常爆满,遇到客房不够时,我们会推荐客人到村里的其他民宿。游客一般都会住上两三天,最长的住过半个月,大家都称赞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避暑休养的好去处。”

  张枰的民宿是“云上政和”品牌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政和县接待游客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24.96%,增幅位居南平市首位。

  今年以来,政和县致力打造“心归山水、静品云上政和”文旅IP,在“融”和“特”上持续发力,通过培育白茶小镇、酿造小镇、龙鸟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云上梯田念山”“翡翠锦屏”等景区业态,牵头组建“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走出了一条具有“云上”特质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推动全县旅游实现从“观光”到“旅居”的转型升级。

  从特产到品牌的“云中”蝶变

  10月16日,在闽浙边(政和)蔬菜产业园澄源分拣中心,政和县巨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对新鲜采摘的辣椒进行分拣。

  合作社负责人许清灶介绍:“我们的高山蔬菜主要在6月底到10月上市,以辣椒、茄子为主。”

  2024年,该合作社产值达730万元,带动澄源乡30户农户实现增收。“入驻分拣中心后,这里的宽敞场地和冷库设施让我们能够集中存放、分拣农产品,既降低了农户的运输成本,也方便了合作社的储存和销售。”许清灶说。

  政和县地势“东高西低”,兼具高山和平原二元地理气候。这里拥有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高山台地,海拔800米以上的耕地面积达8.66万亩。高山区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6~9月日均温度维持在15℃~25℃之间,是“天然冷库”,为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政和县凭借高山气候这一自然优势,明确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定位,2024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7.6万亩,种植品种以辣椒、花椰菜、高山小土豆等为主。高山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政和县荣获“中国高山蔬菜之乡”称号。政和县通过建设全国蔬菜标准园、省级副食品(蔬菜)调控基地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建成设施大棚2692亩。同时,积极与省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推广集约化育苗、可降解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使产量提升10%以上。

  在品牌建设方面,政和县打造“中国高山蔬菜之乡”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拍摄宣传片、网络直播等多元化营销方式展示政和高山蔬菜的特色和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目前,全县已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9家,正在申报蔬菜绿色食品认证50个,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24座。这些举措让政和高山蔬菜不仅走进了上海江桥、杭州良渚等大型批发市场,更实现了从“特产”到“名品”的价值跃升。

  从二元到一体的“云端”布局

  在海拔近千米的澄源乡,云根茶业提升改造的现代化厂房与层层叠叠的生态茶园相映成景,游客们在车间里参观政和白茶的制作工艺;与此同时,在相距数十公里外的平原地区,石屯镇王山口村的星窠茶业坊内茶香袅袅,游客们围炉煮茶。

  这样“云上云下”相得益彰的旅游体验,得益于政和县创新实施的全域旅游“云端”布局和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政和县通过统筹规划,让高山区的“云”资源与平原区的“田”风光实现优势互补。

  “云上”,以念山、稠岭、富垅、黄岭、锦屏、新康、何山、大溪、洞宫山等串联高山区的景点为代表,发布“寻龙探鸟”、寻茶访竹、“18℃夏天”生态康养游等线路,发展高山避暑、生态康养等茶文旅产业,形成“东部环高山区风景道”的“一环”。

  “云下”,则以西表、楠木林、凤头苏区纪念馆、西津、王山口、石圳湾、中国白茶城、中国竹具工艺城、凤林等平原区景点为代表,结合茶、竹等当地特色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培育打造白茶小镇、酿造小镇等特色小镇,形成“西部平原区风景带”的“一带”。

  一环一带,环带相连,统筹“云上”“云下”发展,将高山茶旅与平原乡村旅游串珠成链。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和县重点推进总投资达19.33亿元的佛子山度假区、环石圳湾国家4A景区等7个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完成杨源乡高速口-外屯乡稠岭村旅游配套道路路面提升改造、岭腰乡锦屏村道路拓宽等工程。同时,依托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对全县50座旅游厕所实施精细化管护,确保游客诉求得到及时响应。

  下一步,政和县将持续深化“云上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打通“云上”与“云下”的资源通道,推动文旅、农业等产业在城乡之间深度融合,持续完善“一环一带”旅游体系,优化高山蔬菜、白茶等特色产业的产销链条,让“云上政和”品牌持续释放引领效应,成为推动城乡统筹、产业联动、生态富民的强大引擎,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胡子平 张昆 阮倩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