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莆田城厢:书写共富新答卷
2025-11-10 13:32:16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首善城厢:书写共富新答卷

蜿蜒伸展的木兰溪穿越城厢城区。 蔡新添 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青山绿水环绕,乡村焕发新韵味;产业焕新,点燃发展新动能;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金秋时节,在莆田市城厢区,广袤的城乡大地上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一幅“产业兴、集体强、百姓富”的共同富裕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莆田中心城区,城厢区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锚定“打造‘和美莆田 共同富裕’首善之区”目标,重点从产业带动、股权改革、重点帮扶、结对共建等多个维度发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民生福祉持续升级,走出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数据显示,该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居占比达20%,今年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位居全市第二。

  城厢区委书记郑松青表示,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主题,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和“绣花功夫”的精细,以“强带弱”打破城乡壁垒,以“产业兴”夯实增收基础,以“精准扶”兜牢民生底线,做到“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升”,加快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百姓,奋力把莆田首善之区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幸福实景。

  产业赋能 激活“造血”动能

  11月6日,在城厢区华亭镇后塘村,漫山遍野的龙眼树郁郁葱葱,果农们忙着清园、施肥等。“今年龙眼大丰收,加上改良了品种,销路好,我们的收入可观。”果农许荣辉说。

  龙眼又称桂圆,是莆田传统四大名果之一。华亭镇是莆田龙眼的主产区之一,龙眼种植面积约2.1万亩,华亭龙眼被列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

  眼下,华亭镇以龙眼产业链为核心,牵头埔柳、后塘、五云等8个村成立“共富桂”片区党委,通过龙头引领、土地流转、品种改良、技术共享、产业融合等路径,形成文旅轴、种植园、加工园、仓储园、研发园的“一轴四园”格局,从种植到研发,龙眼在这里完成“华丽转身”,带动片区村集体年创收300万元,直接带动近万人就业。

  今年9月,华亭镇举行“莆甜龙眼·桂在圆满”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带动龙眼鲜果销售超5000吨,“农产品+乡村游”综合收入超亿元。

  目前,“共富桂”片区党委正携手天桂公司等实施“桂圆产业园万亩计划”,创新“数字认养”模式,推广龙眼矮化密植、绿色防控等新技术,联动劲牌酒业、盼盼食品等企业开发桂圆酒、古法桂圆肉等多元化产品,探索产品从粗加工向深加工、高品质方向跃升,推动龙眼从“一颗果”延伸到“一条链”。

  枇杷膏、枇杷果冻、枇杷花茶……在位于常太镇岭下村的可乐家庭农场展厅内,各种各样的特色枇杷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常太镇有着“中国枇杷第一乡”美誉,全镇枇杷种植面积约2.5万亩,该镇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行动,大力推广三月白、香妃等枇杷新品种,创建“常太枇杷”“圳湖枇杷”等品牌,打造种、产、销、游融合发展的枇杷全产业链,枇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亿元。

  城厢区依山拥溪向海,山水花果等禀赋优越。该区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以城带乡、城乡共进,探索“土专家”助农、“一张图”管理、跨村联建等创新机制,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能,走出一条富有城厢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股权改革 共享发展红利

  “我们都是社区企业的股东,每月能领养老金,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过得很舒心。”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居民郑桂莺拿着刚到账的养老金,言语中满是满足。

  南门社区早年是一个城郊村,村民祖祖辈辈均以种田为生。20世纪90年代初,南门村成为莆田城区一部分,南门村委会由此也改制为居委会。其后,南门社区先行先试,成立南门企业集团,采取股份制方式发展集体经济,通过一场深刻的产权革命,将失地农民变为企业股民,致力于发展酒店、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

  历经多年发展,南门企业集团旗下已拥有18家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达30亿元、年收入超6000万元,直接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超5000人就业。

  “社区企业构建‘人人有份、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将半数以上利润用于增进民生福祉。”南门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方娟娟说,社区每年都为股民发放失地农民生活补贴、养老金,并提供免费体检、副食品供应,通过慈善服务中心开展困难扶助、助学等公益活动。仅去年,就发放失地农民生活补贴和养老金超过4000万元。

  南门社区的蜕变,是这片土地砥砺奋进的生动缩影。如今,在城厢大地上,一场社区股权改革的探索实践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霞林街道坂头社区利用原宫庙地块建设市场综合体,并规划在坂头西片区建设市场项目,计划首期释放股权2000股,每股5000元,募集资金1000万元;顶墩社区民俗楼项目通过打包出租已产生稳定收益,计划首期释放股权1000股,每股5000元,募集资金500万元。除了定期向居民分配收益,两个社区也将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帮扶社区困难群众。

  霞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彬伟介绍,街道正在积极推进社区股权制改革工作,推动居民按照自愿自由、户籍准入和合理认购的原则入股,组建有政策支持、有优质项目、有经营优势的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利益联结,激发居民参与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实现“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结对共建 城乡协调发展

  深秋时节,走进常太镇马院村,青山环抱下的闽中游击区革命展示馆巍然矗立,庄严肃穆;忘忧谷景区内绿荫连绵,溪水潺潺,成为不少驴友的打卡地。

  马院村是闽中独立游击区的发祥地和根据地,拥有丰富的红色遗址以及溪谷、瀑布、森林等优质生态资源。然而,受限于发展能力不足,这些宝贵资源长期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今年,在城厢区推进的“强村带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行动中,马院村与“强村”龙桥街道龙桥社区结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龙桥社区的对接下,马院村与大璟文体旅游投资公司签约,创新采用“整片外包”模式,将闽中游击区革命展示馆、露营地等资产整体出租,打造集研学、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村。马院村党支部书记刘汉虎说,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3.1万元,提供50个以上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该村还系统整理了农特产品,与龙桥社区提供的免费市场摊位精准对接,有效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持续的帮扶机制。

  在城厢,这样的“共赢”故事正在不断涌现。常太镇内东坪村、霞山村等四村联合投资霞林街道体育场馆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6万元;华亭镇后枫村将木兰大道旁的14亩边角地出租,用于无人机培训、活动房改造和园林景观,已收取租金收益5.6万元;东海镇西黄村出租200余亩海田,规模化种植精品玉米、甘蔗等经济作物,预计年可增收5万元。

  针对“弱村”产业发展短板,城厢区整合资源要素,打出项目联建“组合拳”:鼓励“强村”将成熟稳定的集体经济项目向“弱村”开放,推行“强村资本+弱村土地”共建产业园、“强村技术+弱村劳动力”建立代工基地等合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截至目前,该区12对结对村(社区)已落地共建项目34个,预计年内可带动“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超百万元。从“单兵突击”到“集团作战”,城厢区正走出一条“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实践范本。(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卞军凯 通讯员 朱毅臻 林云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