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两岸贸易额1413.5亿美元,同比上升11.1%。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315.6亿美元,同比上升8.8%;自台湾进口1097.8亿美元,同比上升11.8%。今年1-9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651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3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0%。
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持续推动两岸经贸融合发展,出台一系列便利举措,既激发了他们在大陆安心打拼的动力,也助推了他们到大陆创业发展的步伐。也正是如此,在大陆不断释放善意和彰显诚心的当下,台商希望搭乘大陆经济快车谋发展的期待成为现实,也让大陆持续成为广大台商投资的热地和沃土。广大台湾同胞在感受大陆真情实意中收获满满,提升了他们在大陆的收获感和幸福感,并激发了他们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贡献心智,谋势而为。
暖心的便利举措助推台商在大陆放心打拼。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大陆一系列便利举措,从就业到创业,从学习到工作,从服务到解难,大陆实实在在的善意和货真价实的诚心,让台湾同胞在感受中增进对大陆的了解,在感知中提升了对大陆的认同。比如在大陆就业的台湾居民将享有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权利;在大陆居住、就业和就学的台湾居民可参加社会保险;银行业将改进台胞小额信用卡服务;符合条件的大陆高校台湾应届毕业生,将可以获发《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等等。便利举措不仅仅暖心助力,还让台胞在大陆真正感受到“两岸一家亲”,为台湾解决竞争下降、企业转型复苏、拉抬低迷经济、提振消费信心,提供了发展机遇,创造了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台商抢抓大陆商机,还将助力台商“走出去”,拓展市场倒闭产业升级改造,进而“立足大陆,走向世界”。
安心的创业环境助推台商在大陆放心发展。大陆先后设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对台资的开放,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提出42项举措,大幅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商务部还将引导台资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台商解决在大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国台办去年出台有关规定,指导各地从创业启动资金、融资、办公场所使用等方面对台胞给予创业、办企业等方面的支持,人社部先后开放12个省区市,作为台湾居民在大陆事业单位就业试点地区,台湾居民可在试点地区高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就业,北京市要求简化台湾同胞来京创办企业名称登记程序,实施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实现“七证合一、一照一码”;江苏扬州推出“创新券”,企业可用于购买技术成果、科技服务和添置先进研发设备。大陆多地区、多部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打拼提供贴心服务,增添他们安心打拼的系数,减少了忧虑排除了顾虑。比如,大陆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就为台商提供了施展农业优势的机遇,为大陆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台湾力量”和“台湾智慧”。 台商杨寿明就将台湾的精致农业也大陆的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并搭乘大陆美丽乡村建设快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实惠。他认为,两岸优势整合,将为两岸美丽乡村经济增添新的生机。
贴心的服务保障助推台商在大陆舒心创业。铁路部门逐渐推行卡式台胞证自助购取票服务,民航部门也推出台胞自助售票、值机服务,解决自助设备自动识别台胞证的问题,让台胞出行更省时省力。各地区、各部门都为台胞推出了许多与大陆居民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政策。例如在大陆居住、就业和就学的台湾居民可在大陆参加社会保险,部分地区还规定当地台胞及其配偶、子女可以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针对台胞子女的就学问题,许多地区推出举措,明确规定共同生活的台籍子女,可以进入当地中小学就读,与当地居民的子女享有同等待遇。甚至有的还开辟台商子女就学绿色通道,提供网上入学申请服务等。同时,大陆还逐步扩大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的范围,逐步解决台资企业投资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诉求,特别是优先考虑实施不涉及市场准入的优惠待遇,给予台资企业更多便利。诚然,不管台湾当局在两岸经贸合作中政策如何变化,措施如何改变,两岸经贸合作的热度和融合都在大陆持续改善投资环境、释放发展机遇、提供创业空间中变得更加深化,联系更加紧密,基础更加牢固。特别是随着大陆出台更多暖心给力的服务便利举措,将让更多的台商选择大陆创业发展,让更多的台青登陆圆梦,让更多的台胞投身大陆。
自上世纪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和发展以来,台商赴大陆投资即成为带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台湾前驻美代表沈吕巡表示,如果没有与大陆市场,台湾的国际贸易收支会倒赔、变负4千亿美金,而且影响很大,会是致命伤,所以台湾应珍惜大陆市场。现在,没有了两岸经贸合作的“窗口”,就等于蔡当局亲手关掉了搭乘大陆巨大市场机遇顺丰车的这扇门,毁掉了台湾分享大陆经济蛋糕的机会,在硬要隔断与大陆的经贸联结的情况下,台湾岛内经济的困境只会越加的复苏无力,尤其是在世界各地都想在大陆市场转的一杯羹的争抢中,自毁前程,自找困境,只会让台湾的经济寒冬雪上加霜,台使台湾成为“世界经济孤岛”。
多点务实,少些口水。蔡当局“沟通、沟通、再沟通”的心态用在两岸经济上变成了“阻挡、阻挡、再阻挡”,一味靠拦和挡只会让台湾经济竞争力下滑,让台商感觉到在岛内创业困难多,投资回报少。在台湾工业总会发布的《2017年工总白皮书》119个议题中,两岸议题由过去的25项骤降至12项。在岛内经济面临复苏乏力,竞争下滑的境况下,岛内业者深感无奈无望,担忧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边缘化和削弱竞争力。岛内在投资环境、产业转型、人才吸引等方面一系列的经济迷雾“综合征”,台湾的经济竞争力不断下滑,各行各业人才外流,投资审批繁琐缓慢,不仅让外来投资处于观望和止步的状态,还使台商纷纷选择离岛赴外投资。可是,蔡当局对岛内业者的呼吁和意见充耳不闻,不倾听不采纳,执迷不悟的要降低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达到“拒大陆千里之外”的愿望。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台湾经济百害无一利。
多做善事,少使坏心。对于两岸间的民间交流和经贸合作,蔡当局空喊口号超过实际行动,空洞措施胜过善意举措,对大陆一再释放的便利措施和互惠政策,在担忧被“统战”的意识形态下,始终对两岸经贸往来横加阻拦,设置障碍。同时,对陆资赴台又百般刁难,拒之门外,并企图以“新南向”对抗“一带一路”,在台湾“闷经济”的困境中,让岛内经济加剧陷入边缘化和寒冬期。其实,台湾可以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技术优势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找到“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方面合适的切入点,充分结合大陆中西部省份建设“向西开放”高地的机遇,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尤其是大陆新设立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为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两岸经济合作与互利往来,有助于台湾经济长远发展。加之两岸之间天然的情感和文化优势,台湾只有倚重大陆才能实现“走向世界”。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八大以来,大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扎根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开拓了新的空间,台商投资因而持续保持良好势头。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两岸是一家人一家亲,骨肉兄弟,有这份割舍不断的亲情和联结,才能齐心携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才能实现两岸同胞“联手挣世界的钱”的呼声心愿。大陆逐步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努力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完全有信心可以预见,未来广大台湾同胞一定能够跟便利、快捷的搭上大陆发展的快车,享受更多、更好、更实惠的大陆发展机遇。奉劝蔡当局,以两岸和平为重,以台湾福祉为念,顺应民意民声,和大陆一起打造两岸“命运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中国台湾网网友:文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