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信系统在全省已布设1.38万多家农信支付便民点,实现便民服务“村村通”
扬帆奋进:有效满足多领域多层次金融需求
福建省农信联社主任张镇雄表示,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福建农信创新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系列金融产品,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类主体的金融需求。
——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福建农信主动扛起脱贫攻坚先行旗,创新推出“担保金·扶贫贷”等3款扶贫专项产品,业务覆盖全省60多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量占全省银行业70%以上。宁德农信系统量身打造集资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卡,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年费、利率优惠、联盟商户折扣等多重服务。
福建农信还大力支持乡村改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软、硬“两个环境”,出台《福建农信推进教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福建农信以善尽责任、回报社会的情怀和担当,对贫困生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帮助贫困学子自强不息、茁壮成长。195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后来被评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全军挂像英模”的林俊德考上浙江大学,他上大学的路费和生活费就是永春信用社提供贷款帮助的。
——做强产业创新发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福建农信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尽快实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福建农信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发展,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因地制宜推出了30余款专项贷款产品,大力支持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林竹、水果、畜禽、蔬菜七大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福建农信还大力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发展。安溪县农信联社围绕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品牌推广等环节,精心打造全产业链的“茶三通”系列贷款产品,支持安溪铁观音做大做强、扩大品牌影响力。泰宁县农信联社推出了“种子贷”,助力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建宁县农信联社专门推出支持莲子种植户的“福莲贷”,支持“建莲”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
——优化要素释放活力。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福建农信注重发挥金融要素配置的作用,不断激发农民等各类主体的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在乡村振兴中释放活力。
福建农信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平和县农信联社推出乡村振兴“能人贷”,全力满足乡村能人创业兴业以及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南安农商银行推出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满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
福建农信积极顺应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需要,根据林、海、地、房等资源特色,积极开发设计、创新推广林权、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宅基地)抵押贷款等产品,有效盘活农村资源,唤醒农村沉睡资产,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金融服务绵密用力。福建农信在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双基联动中,持续创新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为“三农”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福建农信持续推进发源于永春县农信联社的“阳光信贷”工程,不断深化“流程、产品、申贷、授信、利率、监督”阳光服务;今年初出台了《关于推进信贷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以“服务实体、审慎合规、务实创新、阳光信贷、良好操守”为核心理念的信贷文化建设。
为做好“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福建农信大力推广发端于寿宁的“垄上行”金融服务队模式,数千名农信员工,背着“银行柜台”到农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客户建档、现场办贷等服务,足迹遍布八闽山山水水。长汀县农信联社在进一步打造“狗不叫客户经理”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振兴特派员机制,致力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助理员、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四大员”。(作者:卢必成、郭丁源、栾相科、刘丹阳、张自芳、李杨、宋时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