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市政协坚持履职为民推动民生改善
事关百姓民生,就是责任担当。一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始终把群众合理诉求和呼声作为协商建言的焦点,通过视察调研、政协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形式提出意见建议,为助力民生改善鼓与呼,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听民声顺民意
助力城市强管理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管理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百姓期盼着更加高效的城市管理、更加优良的城市环境。倾听百姓呼声,回应群众期待,关注民生诉求,市政协委员们调研视察的脚步不曾停歇。
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市政协成立课题组,全面深入调研协商,形成《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议》。该建议提出“加强统筹引导,努力增进城市管理共识;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城管格局;实施‘绣花工程’,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建议,为持续推动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也带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有效解决市政管理、交通运行、人居环境、公共秩序等方面问题的思考。
交通拥堵是许多城市遇到的共同“顽疾”。如何改善市民出行、缓解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是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市政协通过实地调研察看、召开协商座谈会等形式,提出要继续探索在非机动车道上施划右拐专用车道、优化公交站台建设布局、改造升级市区交通红绿灯设置等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进一步推动市区交通运行环境的改善,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紧扣热点难点
建言民生补短板
一年来,围绕补齐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短板及食品“三小”监管、养老机构改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市政协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协商建言,推动相关惠民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市政协十分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来一直致力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关于加快提升市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我市公办幼儿园建设》等提案,被吸纳到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若干措施》之中。 《优化职教软环境,加快我市中职教育发展》《关于整合资源,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建议》等提案,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积极推进中职教育扩容增量和质量提升,市职业教育园区于2018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百姓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市政协积极建言谋策。就加强疾病防控、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推进“健康漳州”建设等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对此我市先后出台《“健康漳州2030”行动规划》《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成立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分级管理和领导挂钩责任制,积极推动落实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等提案,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协调,承办单位积极采纳提案建议,修订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管理规定,落实医保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共享等相关政策,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事关百姓日常食品安全。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提出全面落实“三小”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等意见建议,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有效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针对《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建议》等提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试点县级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打包实施“公建民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逐步构建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扶贫帮困办实事
情系群众暖民心
一年来,政协委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挂钩帮扶贫困地区,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及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献智献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深入贫困地区走村入户调研。从推行农村行政服务代理制、盘活农村资产资源、破解因病致贫返贫等方面,提出意见及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其中,关于“我省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难到位”的信息专报件,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贫困地区群众。
在献智脱贫攻坚的同时,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带队走访慰问贫弱党员、困难学生和挂钩帮扶的困难群众,与他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积极谋求发展,乐观向上生活;政协党组织通过与基层党组织共建等方式,持续开展社区巡防、普法宣传、无偿献血等服务工作;相关专委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漳浦、云霄、南靖、诏安等地开展送医送药、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本报记者吴静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