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展更加创新开放的海洋经济,打造福州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政协委员热议“海上福州”建设——风从海上来 扬帆新航程
马尾港。
福州日报记者组 文/摄
江海兴,则福州兴。
海洋,是福州发展的一大优势。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福州的现代化建设,立足于推进和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与全面实施“3820”发展战略,作出了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决策。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传承“海上福州”战略,深耕做大海洋经济,福州的广袤海洋展现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据统计,2017年我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983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预计2018年将突破2200亿元。
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市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现代化福州的“十二项行动”,其中包括“海上福州”崛起行动;提出加快“海上福州”建设,努力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福州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4日,在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时,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宁再次“点题”加快“海上福州”建设,引起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共鸣。
“海洋经济,福州大有可为!”委员们表示,新一轮“海上福州”的建设号角已经吹响,要进一步加快海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除阻碍发展的制约瓶颈,推动我市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福州发展的新增长极。
革新思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连江县素有“中国鲍鱼之乡”之称。去年10月26日,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建造的全国首个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振鲍1号”在连江县苔菉镇3公里外的外海正式下水启用,标志着连江鲍鱼养殖开始向深远海进军、向机械化模式转变。这场鲍鱼产业的“养殖革命”、颠覆传统的思路革新,让委员们津津乐道。他们表示,建设“海上福州”,产业是支撑,以创新思维加快转型升级是关键。
在福州的海洋经济构成中,渔业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致公党福州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快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深海养殖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依托我市造船业基础,加强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的合作,在连江、罗源等地建设深海养殖饲料生产基地、深海养殖装置和设备生产基地;引导罗源湾等地农民以成立合作社模式,加盟深海养殖产业。在深海养殖形成规模后,进一步推动我市海上风电、海上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也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随着‘海洋牧场’在全国升温,未来海工装备、涉海高新产业、涉海旅游业的开发将极具潜力,尤其是海工装备,春天已经来临。”政协委员严松认为,如今的海工装备不仅指船舶、码头装备,还包括深海智能养殖装备,我市应引导更多的海工装备企业进入这一新兴领域,提升整体制造实力,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建议,打造以长乐和连江为主的两条滨海发展轴,两翼齐飞、联动发展。建议运用长乐的“互联网+”技术,助力连江将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为“智造”产业;连江则为长乐提供实体经济依托,培育发展渔业、养殖装备、海上旅游等优势产业。
临港产业方面,农工党福州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坚持高站位、规划先行,编制实施福州湾区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江阴湾、松下湾、罗源湾三大港区对接沟通协同发展机制,按照适度超前、共建共联原则,积极构建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福州港口群,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海为媒,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晨曦微露,在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由榕企宏东渔业投资建设的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此时,在福州马尾、连江等地,远洋渔业船队再次拔锚起航,迎着朝阳劈波斩浪,开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大胆“走出去”,积极“引进来”。去年,中央批准的唯一冠名“海丝”的博览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福州盛大开启。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52个城市和组织的会员代表相聚榕城,共谋海上合作发展,密切蓝色伙伴关系。
委员们认为,福州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近期福州成功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罗源湾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海上福州”迎来新的机遇窗口。
“福州应充分发挥‘五区叠加’和港口、远洋渔业等优势,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度参与海洋经济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在水产行业打拼了近40年的政协委员林春强说,福州远洋渔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建议福州以‘渔’为媒,在开展远洋捕捞、境外养殖、渔业协作、水产品交易等方面,深化与世界各地特别是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渔业合作,不断做大做强渔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建议,充分利用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速海洋高新技术引进与融合;立足福州优势特色,推动全市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优势海洋产业“走出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拓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福州可以先行先试、大胆开拓,发展海上旅游。”政协委员李恩福认为,目前,一些沿海大城市都建有邮轮母港,福州是全国第五个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议福州尽快建设邮轮母港,通过开发毗邻无人岛,建设配套旅游园区,吸引境内外游客来榕旅游。
深化改革,营造优质发展软环境
当前,福州正在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要任务是推动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展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功能平台。
对接国家战略,委员们建议,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理念,来谋划思路、解决问题,突破资金、人才、技术、法治、生态等方面的瓶颈。
民盟福州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以创新驱动科技兴海,高起点、高规格筹建福州海洋研究院,积极对接福建省海洋虚拟研究院,通过整合国内外海洋科技资源,研究开发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构建新型海洋智库体系,提升海洋软实力。
政协委员严松建议,建设海洋经济和金融合作创新平台,为全市、全省的海洋科技、海洋工程、海洋装备制造、远洋渔业、海洋生态等海洋经济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障服务。结合福州市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等平台的建设,改进传统渔业运营模式,做大做强福州优势产业。
民建福州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推进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创新,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电商管理模式,把福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跨境贸易+产业支撑+综合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综合性跨境电商示范基地。
市政协委员陈立新建议,加大力度引进海事海商、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培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海事海商、涉外法律业务的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