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福建按下“快捷键”
东南网1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潘园园)“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开路先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科技创新。”
“无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是新兴产业新经济的培育壮大,都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着力转型升级,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引发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2018年,我省突出创新,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前不久,着眼于加快全省创新转型,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七条措施》。
福建创新驱动发展进入突破的重要阶段。然而,长期以来制约我省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我省高端创新资源相对薄弱、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如何补足短板?如何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深度融合开辟新方向
经济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路径选择。代表委员们认为,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当前,要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含量。
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的方向。
“实体经济要做优做大做强,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和先发引领。九牧实现逆势增长,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省人大代表、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发给出了解读。
近年来,九牧加大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投入,已获得专利技术3000多项,稳居行业第一。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九牧积极打造智慧制造研究院,建立全球首创的陶瓷全自动生产工艺研究基地,基于大数据打造工业4.0云工厂。
“智能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孝发建议,省政府帮助推进产业云制造,由地方政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配套信息化平台,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代表委员们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
针对科研与市场“两张皮”现象,省政协委员、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郑竹群建议,政府要出台具体政策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转型升级机制中的职责、义务;政府牵头成立产教融合指导委员会,统筹当地高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搭建产教融合公共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院校与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合作等。
近年来,泉州等地涌现的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引人关注。它们以本地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但在运作过程中机构仍面临着多方面约束。
省人大代表、民建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建议,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参照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科研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决策机制和人员编制;探索实行“三无三有”创新体制机制,即“无级别、无编制、无运行费”,但是“有政府支持、有市场盈利能力、有激励机制”;大胆采用合同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研发机构固有的“铁饭碗”。
让“科学”走出实验室,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随着我省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多科技成果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省政协委员、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潘丽贞建议,完善科特派选派机制,拓展选派渠道,探索跨区域合作交流;多部门协作,避免定位交叉、人才重叠,努力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
核心技术只能靠自主创新
“要提高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能力,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系统布局,推进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和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省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深有感触地说。
“依靠科技创新,我们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电动车电池,1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电池可以用20年以上。”黄世霖告诉记者,通过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企业才能顺利实现大规模生产,迅速抢占市场。
“创新需要平台支撑。”省人大代表、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科闯坦言,公司创新发展的背后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NVLAP国际标准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创新平台的支撑。
黄世霖、林科闯建议,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研究院,搭建更多创新平台,让创新的“发动机”在创新主体中高效运转。林科闯还建议,对于获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的企业,省里出台配套政策给予扶持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代表委员们还认为,要着力提高创新高地的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徐平东建议,深化自创区与自贸试验区、保税区联动,加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引领行业技术前沿的研发平台,全方位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林科闯建议,升级公共服务环境,针对人才特点、需求出台全方位、体系化的人才配套政策,在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保险和医疗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