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围绕“精准引才”、产学研合作等议题开展交流。
中国高校(厦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暨“蓝火计划”教育机器人研究院揭牌。 (市委组织部供图)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通讯员 杨鸿杏 记者 黄怀 陈璐 图/记者 何炳进)科教兴国,产业强国。我市将首度实施教育部“蓝火计划”,精准引进博士生工作团,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厦门本地企业引进高校优秀人才。
“蓝火计划”是由教育部实施,以项目合作为重点,推动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落户地方的行动计划。首届“蓝火计划”厦门博士生工作团活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市委组织部主办,由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中国高校(厦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承办。
在昨日市委组织部举办的“蓝火计划”校企引才及产学研合作交流座谈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副主任林少伟对“蓝火计划”进行深入解读,部分在厦企业负责人围绕“精准引才”、产学研合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高校优秀智力资源
“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通过遴选高校优秀博士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将高校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引入企业,助力地方企业引育与开发人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促进企业与高校长期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林少伟介绍,“蓝火计划”目的在于服务企业,也希望博士生在“下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提前“接地气”,树立服务意识,有效服务地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博士生工作团来厦大展拳脚,主办方在我市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岗位和项目需求征集,共收集到近300人次企业驻点服务、引才意向。此外,还有38家企业提出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希望借助博士服务团,协同解决技术难题。
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和中国高校(厦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与企业共同探讨、谋划如何发挥平台作用,在政府、企业和全国高校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企业精准引才,除了引进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外,还可以柔性引进使用各个高校的专家资源。通过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院、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课题合作,为企业注入高校创新资源。
据了解,遴选出的高校优秀博士生将于今年7月至8月派驻我市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派驻结束后,如果企业与博士生达成一致意愿,博士生还将对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性技术服务,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协调高校资源为企业提供前沿科技咨询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林少伟说,博士生工作团作为“先遣部队”,在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将引导企业与学校建立长久联系,有效带动高校学科资源和创新资源注入企业,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蓝火计划”受到了我市企业的点赞和好评,盈趣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建成认为,产学研合作需要政府牵线搭桥,“蓝火计划”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找到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企业与高校双方的优势进行结合,找到契合点。研究成果既能满足高校的科研需求,又能用于企业生产,产生经济效益,形成市场竞争力。
共建科研转化中心>>博士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去年9月,中国高校(厦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暨“蓝火计划”教育机器人研究院在软件园三期揭牌。我市“双百计划”入选企业——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了“蓝火计划”在厦门的实施工作。
“研究院落地后,可以将高校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引入企业一线,为企业科研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帮助。”谈起“蓝火计划”,智童时刻CEO郭长琛频频点赞。
他介绍,教育机器人研究院落地后,可以帮助企业把最前沿的高校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借助高校以及博士生资源,承担技术研发、教研活动、落地示范、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等5大职能。
记者了解到,依托“蓝火计划”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我市将大力推动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即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我市还将对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人员给予生活补助,积极吸收各类优秀青年人才来厦从事博士后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我市设站单位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3个,科研成果获得各类政府奖项20个,取得各类专利212个,科研成果转化新增产值约36亿元。
展现引才引智诚意>>确保“项目引才、政策留才”
“‘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厦门的人才品牌,从而吸引更多外地乃至国外的人才回厦深耕,助力厦门发展。”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思恩认为。
一直以来,厦门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线,聚焦重点产业,利用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精准聚集人才,将厦门打造成为各类人才汇聚的高地和创新创业的乐土。
2013年,厦门率先出台“海纳百川”计划,包括重点产业、金融、软件信息以及台湾特聘专家等12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目前已累计资助11823人。“海纳百川”各项人才政策实施后,厦门市每年投入各项保障资金近15亿元,配合“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厦门的人才政策开始向重点产业链集群的企业一线和重点项目倾斜,近八成入选对象集中在重点产业的龙头项目,成为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同时,厦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开展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例如,经市委组织部牵头,第七届国际新材料大会2018年落地厦门,大会邀请了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教授以及多位国内外院士参加,为许多人才企业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难得的国际化平台。
2017年底,厦门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一次性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的生活补贴,去年又将补贴发放范围扩大至“双一流”高校本科生。至今已经累计发放了4627人近1.5亿元的生活补贴,去年报到就业的研究生同比增加27.7%。
来厦就业的博士研究生,不仅可以申购人才保障房,到国企就业的,或者从事教育科研类、医疗卫生类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还可以享受额外的优惠政策。
良好的营商环境正进一步释放引才聚才效应,据《厦门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留在福建已成为了应届毕业生的择业首选,而这部分毕业生中留在厦门的就占了近七成,其中厦大毕业博士首次在厦就业人数占比较上年度提高了6个百分点。据记者了解,厦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正着手会同多家科技领域龙头上市企业成立国际丝绸之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开发使用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进一步将各个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技成果聚集到厦门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