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厦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助力营商环境上"一流"

2019-04-11 18:12:48|来源:厦门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葛宁远

【要闻】【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厦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助力营商环境上"一流"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扩建项目代建单位负责人(左一)介绍施工进展。(记者黄晓珍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殷 磊 陈泥 何无痕 张彦宇)让市场环境更宽松平等、规范有序;让政务环境更廉洁透明、便捷高效;让社会环境更和谐稳定、温馨包容;让开放环境更自由便利、高效安全;让法治环境更公平公正、成熟完善;让要素环境更集聚充分、配置高效;让人居环境更完善便捷、美丽宜居……连日来,记者走访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单位,发现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各级各部门主动寻找自己业务与营商环境的结合点,发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加大改革力度,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共同汇聚起一股优化厦门营商环境的强大力量。

  推进学位扩充工程

  营造拴心留人环境

  9日下午,在环岛干道与佐世保路交叉口附近的工地上,施工正如火如荼,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一栋高大的建筑已经全面封顶,被密密匝匝的脚手架和防护网包裹。这是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扩建项目新建的综合教学楼,和老校区隔着一条马路。

  “现在大楼已经进入内装修的阶段,再有半个多月就可以落架了,9月1日就会正式投入使用。连接新老校区的地下人行通道很快也要开工了。”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副校长王俊斌告诉记者,这栋新大楼未来将作为学校初中部的综合教学楼,可以为学校新增36个班,使学校规模达到90个班。届时,学校教学设施超负荷使用的局面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五缘湾片区的开发建设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是,片区内适龄儿童的就学需求也快速增长。“很多高端人才选择在五缘湾片区落户,他们孩子的就学就成政府部门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张宙介绍,教育部门从加快推进“教育六个工程”入手,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大力推进学位扩充工程,营造拴心留人的公共服务环境,正是“教育六个工程”之首。为此,市教育局建立了“特事特办、难题会商、进度约谈、问题督办、专项通报、工作点评”等6项提速增效推进机制,加快补齐民生教育事业短板,到2020年,全市要建设279个补短板教育项目,计划新增26万个学位。

  记者还了解到,市教育局加快实施名校跨岛发展战略,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同安一中、实验小学等四个岛外校区正快马加鞭建设。解决产业人才和外籍人员子女入学之忧也是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目前,一所新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建成后将使我市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增加到3所;此外,岛内、岛外还计划各建一所产业人才子弟学校,目前也已经进入规划建设阶段。

  “一企一策”用工培训

  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9日上午,市人社局就业创业促进处负责人来到位于同安的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一企一策”培训的开展情况。

  协成公司曾参与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公司不少岗位属于知识驱动型,需要不断更新技能紧跟新技术发展。从去年底开始,协成科技针对生产需求,通过请高校教师进来和送技术骨干厂外受训的方式,全面展开“一企一策”培训。按照我市规定,学员培训通过考核后,企业可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获得政府培训补贴,目前协成公司共有180人参加了培训。

  像这样精准服务企业需求,并可以由企业按需定制的“一企一策”培训,正是市人社局为服务企业用工,充分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的缩影。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如何才能更多地聚集产业人才,吸引“人才登鹭”?市人社局想了不少法子:开展厦门市30万院校毕业生招聘行动、扎实推进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扩大职称改革试点工作,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职称评审改革试点……此外,市人社局还建立协同机制,加强服务产业工作能力建设,并建设起厦门市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服务企业用工,促进人岗信息对接。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市人社局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全程网办等建设,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市人社局通过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市场监管的手段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据介绍,《厦门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事中事后监管评价办法》等7个评价办法拟于近期推出,实现人社对企业服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首创便利发票申领

  打通企业办税“堵点”

  “机构改革后,税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更高,税务行政审批时限也大大缩短,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一出台,企业很快就领到减税红包!”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陈英明近日接受采访时坦言。

  为了让纳税人办税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一步节约办税成本,提高办税效率,从这个月开始,厦门税务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掌上办税厅”微信小程序,纳税人扫一扫、拍一拍,即可轻松完成涉税事项办理,实现“一趟都不用跑”。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厦门市税务局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全国第二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单位。借力机构改革,近期,厦门税务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充分释放“事合、人合、心合、力合”能量,首创3项便利发票申领举措,大力推行办税事项“最多跑一趟”,打通办税“堵点”,减少办税“关卡”,最大限度释放“放管服”红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

  “厦门的营商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说起在厦门办理涉税事项的便捷,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刘美美也连连点赞。她告诉记者,“就拿发票领用来说,厦门率先全国推出网上发票申领,现在我们都已经习惯在网上税务局操作,不到24小时,快递员就将发票送到我们手上。”

  据了解,厦门税务目前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全程线上办理、线下快递配送,被国务院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是全国税务系统唯一入选项目。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网上办税和掌上办税业务覆盖面已超过98%,企业网上办税比例达95%,办税时间缩短26.57%,纳税人满意度排名三年位居全国前十。

  创新融资模式

  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结构

  “真没想到,企业拥有的专利权也能用于质押担保,为我们这类轻资产科技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厦门佳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近日向记者感叹道。今年以来,市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以“增量、扩面、提质、降费”为目标,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千方百计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市金融监管局金融机构管理处主任科员郑政蓉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通过组织政银企对接会、搭建“产融云”平台、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等,疏通信息不对称堵点;通过业务补助、费率补贴、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地方类金融机构,拓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结构。

  在招商服务保障中,市金融监管局会同两岸金融中心指挥部、相关区政府及商务部门,组建了专门对接团队,实现招商信息互通、项目靠前服务。市金融监管局行业发展处主任科员林晓龙介绍,他们还在保障机制上主动创新,在金融企业注册落户方面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组织金融机构对各类招商企业加强融资保障。除此之外,还在特色上求突破,去年来组建了首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坚持招大商、招强商,成功引进京东、中金资本等知名企业来厦投资落户。

  记者手记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二线部门”

  本报记者殷 磊

  人人都是发展载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并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是近期采访中记者的深刻感受。

  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带来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投资多了、项目多了、创业者多了、企业成长了、市场更活跃了,城市自然也就发展了,最终将惠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因此,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没有哪一个部门是“二线部门”,没有哪个人可以做旁观者,需要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形成强大合力。

  过去,可以拼土地、拼资源、拼政策换得投资者的青睐。但今天,我们需要拼服务、拼信用、拼独一无二的营商环境,才能为厦门赢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才能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

  从教育部门的学位扩充发展规划,到人社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新政,到税务部门的网上发票申领创新举措,再到金融监管部门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融资渠道,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各部门都放下了身段,在眼睛亮、脑子活、反应快、手脚勤上下功夫,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争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实化细化。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