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厦门大学成功发射火箭 将助力国家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提升民航飞机速度
23日上午7时28分,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携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在我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成功发射(右图)。发射后火箭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飞行高度为26.2千米,并实现在指定着陆点成功回收。
厦大方面介绍,“嘉庚一号”火箭是厦大“双一流”重大项目支持的一款新型带翼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总长8.7米,宽2.5米,起飞质量3700千克。火箭从立项到成功发射历时仅七个月。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由厦大航空航天学院提出的双乘波前体布局空气动力学性能,并验证火箭的回收重复使用技术。
2017年6月,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将“民机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列为工学部材料与智能制造学科群牵引性发展方向,旨在助力国家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升民航飞机速度到现有速度的5倍以上,实现2小时内全球直达。“嘉庚一号”成功飞行并演示验证双乘波布局的气动性能,是该项目达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节点。
此次发射中,双乘波前体布局装在“嘉庚一号”头部。飞行中,火箭将双乘波布局运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完全复现真实的飞行条件并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然后以“带翼水平滑翔+伞降回收”的方式进行整体回收。火箭的整体回收,同步验证了包括地面无线测发控、伞降回收系统、低成本电气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迈出了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厦门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20世纪40年代,厦大就创办了航空工程系,培养了以闵桂荣、张启先、陈一坚、艾兴、阙端麟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人才。2008年,厦大航空系复办。2015年,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由原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成建制合并,组建成立厦大航空航天学院。(记者 杨珊珊 通讯员 黄伟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