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宁德福安下洋推广“稻鱼共生”模式:一田双收

2019-05-09 14:33:13|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葛宁远

  原标题:一水两用 一田双收 福安下洋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

【要闻】【宁德】【移动版】【滚动新闻】【Chinanews带图】宁德福安下洋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一田双收

  村民为培育“稻田鱼”做准备。

  立夏到来,农事生产进入繁忙时节。福安潭头镇下洋村村民们正在生态种养稻田里忙碌着。

  “很快,这里的稻田可以孵化出20多万尾鱼苗,今年村里的生态种养稻田要增加到1000亩。”下洋村党支部书记林建平说。

  水田曾被农民视为金贵的土地,但长期以来单纯种稻的增收效益不明显,不少地方出现了水田被闲置甚至抛荒的现象。3年多来,下洋村通过发展“稻鱼共生”项目,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稻鱼共生”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路。

  如何让水田“金地生金”

  下洋村是潭头镇北部最偏远的村庄,与寿宁县交界。从福安城区出发,沿38公里的弯曲山路行驶到下洋,车程要1个多小时。

  下洋村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农民世代伴田而居。因海拔高、山田坡度大,不只农机上不去,连用畜力耕作都很困难。

  山区梯田种稻也有其天然优势,这里植被丰富、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梯田有着原生态的自流灌溉系统。即便如此,村里依然面临种植效益低、谁来种稻的大问题。“下洋每‘走’一位老人,就要荒了一片地。”当地农民如是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在下洋,不抛荒意味着必须种上水稻,没有水稻,下洋梯田将不复存在。”林建平说,正因如此,尽管种稻不赚钱,村里许多60岁以上的老农依然在田里忙活,有的还流转了别人家的土地来耕种。

  鉴于许多农户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感,村两委组织大伙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实地考察“稻鱼共生”模式。村两委还牵头建立了百亩“稻鱼共生”生态系统项目,成立了田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三洋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6年,下洋村投入资金200万元,折合成百股认缴出资。村党支部发动种养大户入股合作社,村民占股90%、村委占股10%。

  农户还可以土地流转、劳务出工等形式入股,获得收益后,按比例进行分红,形成了“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当年春季插秧时,村民在流转的300多亩水田里投放10万多尾鱼苗,“稻鱼共生”项目正式启动。

  以“稻鱼共生”为突破口

  “稻鱼共生”的学名为“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生长模式,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组织所推广。

  在梯田里,水稻的叶子、碎谷和田间的小虫都是鱼的“大餐”,鱼粪则成了水稻生长的肥料,鱼还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害虫。

  稻因鱼而优,稻谷比常规种稻增收约三成以上。由此加工出的大米纤细密实、色泽洁白,煮成的米饭洁白润泽、清香弹齿,大米单价也比以往高出两三倍。

  鱼因稻而贵,散养在高山冷水稻田中的鲤鱼食取稻花,加之无污染源,鱼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

  “稻鱼共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去年水稻还未收割,客户就打电话来预订。大米最高卖到20元一公斤,鲤鱼70元一公斤。”入股合作社的村民黄云生,去年靠发展稻田养鱼,收入2万多元。

  去年,村里“稻鱼共生”基地增加到500余亩,有101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为助力精准扶贫,村两委动员村里10户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并让他们在合作社打工。依托“稻鱼共生”项目,村中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户陈大枝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合作社上班,加上自家种植茶叶的收入,年收入有1万多元。

  下洋“生态稻鱼米”荣获“红品项目”首届全国红十字系统众筹扶贫大赛决赛三等奖,为村里争取到10万元项目资助金。2018年,下洋村人均收入16669元,同比增长7%,村集体收入也从近于零增加到10万元,大大增强了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产业融合促绿色发展

  初夏的下洋村草木葱茏、山泉清澈,流水、梯田、人家组成一幅清新明快的乡村图。

  如何实现“田”与“景”和谐发展,让乡村旅游业为村民增收再助一分力?

  林建平说,停留于“稻鱼米”和“稻田鱼”本身的经济价值开发,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为此,村里在“造景美田”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夯实田间基础设施,使之“宜种宜观”,在梯田景区建设了观光亭、游步道,既方便农民耕种、收割,又方便游客漫步赏景;同时,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使之“可赏可玩”,开辟“农事体验区”,让游客深入体验下洋村梯田独特的农耕文化。

  近两年稻子成熟时,下洋村都会举办“开镰节”。割稻、抓鱼,借助“稻鱼共生”项目的体验式旅游活动,掀起了下洋村乡村旅游的热潮。“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近两年,回村的村民多了,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春耕、秋收前后都有很多游客到村里。我准备把家里空房改造成民宿。”村民林建华说。

  此外,统一包装印有“田福”字样的农副产品,带动了山羊、蔬果、米酒、农家粉扣等下洋土特产销售,为来乡村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收获,也为村民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更宽的渠道。

  目前,下洋村正计划通过众筹方式投资300万元建设稻米加工厂,打造“稻鱼米”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开拓节假日游客稻田休闲消费体验,打造一个集游、乐、玩、吃、住等为一体的体验休闲度假区,做大做强“稻鱼共生+”产业。(记者 黄枫 通讯员 林耀琳 丁立凡 文/图)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