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促进产业发展的持久战 ——王宁就加快福州市产业发展答记者问
建设中的东湖VR小镇。记者池远 摄
5日下午,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举行,200多位企业家和在榕金融机构、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大会发布了“1+3+7”共11份政策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福州产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
这次大会紧接着省委、市委全会之后召开,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福建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吹响了福州产业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号角。日前,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宁专门就福州产业发展,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产业是福州快速发展的基石,更是福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要通过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尽快补齐短板,努力迎头赶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推动福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记者:我们知道,当前全市上下正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这个时候,召开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宁:这次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是继2017年初创新发展大会、去年11月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之后,我市召开的又一场推动福州产业发展的重要会议。
大家知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里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福建、福州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现代化城市,作出了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的决定。
两年来,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大抓队伍建设,大抓城市发展,大抓民生事业,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更重要的是,这两年,我们把产业发展摆上了突出位置,下了很大力气去抓,相继实施了“抓项目促发展”“招商2018”“项目年”“招商年”“三产年”等专项行动,引进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比如说,京东方柔性显示、比特大陆、三峡海上风电、宜家、祥鑫汽车轻量化、依图科技区域总部、贝尔生物制药、西门子轨道交通信号创新研发中心,等等。还有国家健康医疗、国土资源、旅游等行业大数据中心和奇虎360、浪潮、今日头条等。这些项目带动了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带动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福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迈出了坚实步伐。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这些项目引进,如果没有这些产业支撑,福州很难有目前这种好的、快的发展势头。所以,是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产业是福州快速发展的基石,更是福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福州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非常需要我们在抓产业上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出更硬的实招。我们这次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促进大会,就是要再次擂响战鼓,再次发起冲锋,推动福州产业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
记者:确实,我们看到产业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当前福州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的?
王宁: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
从各地的经验来看,谁抓住了机会、抓住了风口、抓好了产业,谁就能实现弯道超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40年来,深圳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成都之所以成为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杭州之所以数字经济勃兴,合肥之所以这几年突飞猛进,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强大的产业拉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一再告诉我们,抓好产业,我们才有机会弯道超车,我们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从福州自身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的产业发展,有过辉煌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习总书记领导福州现代化建设,亲力亲为大抓产业,招引了一批像冠捷、华映这样的产业大项目,推动了那个时期福州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省会城市当中的排名曾跃升到第八、第七位。这些项目、这些产业,至今还在支撑着我们发展。
近年来,我们突出抓了“142”主导产业,成效不断显现。目前,我们已经有了纺织化纤这个两千亿的产业集群,还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轻工食品、冶金建材4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了23家百亿企业。我们的产业家底和发展基础还是比较厚实的。
但跳出福州来看,产业依然是我们很突出的一个短板,我们产业不大、不强、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的工业增加值、企业数,与泉州还有较大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远低于厦门。此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体量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对此,我们看得很清楚。但我想,问题意味着空间,差距蕴藏着潜力。我们要正视问题,下定决心,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尽快补齐短板,努力迎头赶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推动福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福州正处在新的风口,迎来了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一定要紧紧抓住用好机遇,推动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福州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突出打造‘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发展拉动,用两到三年时间,让福州的GDP突破万亿,跻身‘万亿俱乐部’,城市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当前,福州产业发展正面临哪些重大机遇?
王宁:可以说,加快产业发展,当前福州具备天时地利,赶上了好时候。
首先,这些年,得益于习总书记亲自关怀、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数字福建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花落福州,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由此带来了创新资源加速向福州汇聚,创造活力在榕城大地竞相迸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壮大。去年我市数字经济规模已经接近3000亿元,我们拥有了数字产业化的独特资源,拥有了产业数字化的独特优势。
其次,得益于中央赋予的“六区叠加”政策优势,我们的改革潜力、开放活力加快释放,有福之州的影响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再次,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我们的政务服务越来越高效,企业开办、工程审批、项目落地越来越便捷,“率先”“首创”的举措不断推出,福州日益成为创新沃土、创业福地。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福州正处在新的风口,迎来了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用好机遇,努力推动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记者:此次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释放了什么信号,未来我市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王宁:这次,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福州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省会优势,突出打造“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这“三个福州”,兼顾传统产业、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统筹陆域经济和蓝色经济,既有数字赋能,又有平台聚合,就是我们抓好福州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这其中,我们认为,“数字福州”重在培育新动能,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峰会这一平台,推动峰会成果落地转化,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以数字赋能实体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
“海上福州”重在拓展新空间,就是要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更加坚定向海进军、经略海洋,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大力发展涉海经济,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平台福州”重在构建新模式,就是要整合产业链、融合价值链、贯通供应链、盘活金融链,推动新型经济形态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这里,我要特别说的是,“平台福州”是福州首次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目的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聚整合福州的资源优势,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服务、旅游集散等平台,构建起以平台经济为鲜明特征的福州现代服务业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实施“三个福州”三年专项行动,一定能够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更多的新兴业态,引发更大的产业变革,释放更强的产业活力,推动福州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发展拉动,用两到三年时间,让福州的GDP突破万亿,跻身“万亿俱乐部”,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我经常讲,不敢改革创新,缺乏市场经济思维,抓经济是行不通的。我们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来抓产业,敢为天下先,勇当弄潮儿。”
“对于产业来说,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的创新活力强,哪里就更有吸引力、竞争力,产业就会到哪里去。”
“我们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力争福州的营商环境在去年提高19位的基础上,今年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
记者:经济学上有“候鸟效应”之说,指的是创新的营商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土地、园区等资源要素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市里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王宁:你说得对,对于产业来说,哪里的发展环境好,哪里的创新活力强,哪里就更有吸引力、竞争力,产业就会到哪里去。怎么做到这些,我想,要靠创新。
我经常讲,不敢改革创新,缺乏市场经济思维,抓经济是行不通的。比如,有的干部抓民生事业,眼睛只看到政府兜里面的钱,而不敢用市场的手段,不善于引入社会资本,怎么能抓得好呢?所以,干工作,习惯老思维、老办法,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我想,抓产业也一样,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敢为天下先,勇当弄潮儿。具体来讲:
一是,要把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释放出来。最近一段时间,在第二届数字峰会、“5·18”海丝博览会、渔博会上,又有一大批项目在福州签约、落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福州、投资福州。
年初以来,我还接待了不少外商,过去他们无暇顾及福州,也不怎么来福州,现在风向变了,他们开始关注福建、关注福州,认为这里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等,都在持续向好。这是个好势头。
所以,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发展、宜居、信用、投融资等环境,对涉企审批、工程项目招投标、企业开办等环节、时限,进行再优化、再压缩,为企业松绑减负,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保障。我们想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提速增效,力争福州的营商环境在去年提高19位的基础上,今年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我们的自贸区,创新推出了容缺审批、信用审批,企业开办只要一天。非常好,要推广,大力推广!我们已经要求有关部门,想方设法把这样的创新做法,在全市复制推广,让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受益。
二是,要把各种政策的激励作用充分释放出来。这些年,我们陆续出台了创新发展的121条政策、扶持民营经济的36条措施。这次,我们动态更新、持续加码,新出台了财政“一加一减一完善”、重奖科技成果转化等一批新政策。这里面,“干货”很多,实惠很足。希望广大企业家认真研究,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企业用得越多、越好,我们越高兴。同时,我们还将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听取企业意见,评估政策效果,继续完善惠企政策,确保政策释放出最大的红利。
三是,要把土地、园区的承载力做得更强起来。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园区的容积率偏低,工业用地出让价也偏高。怎么解决产业用地少、用地贵问题?这次我们研究制定了7条用地保障的措施,相关部门、县(市)区、园区还将研究出台管用的办法,通过提升现有工业用地容积率、加强产业用地规划、探索推行产权分割等,盘活工业用地资源,降低优势产业、优质企业的用地成本。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园区开发运营、招商引资综合能力,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四是,要把金融的活力激发出来。福州作为省会,金融资源还是比较充沛的。我们将加强政府引导,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信贷模式创新,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企业发展。现在,产业基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青睐。我们有14只产业基金,规模130亿元,下一步要想办法用足用好。
我想,省会城市如果没有金融资金的支撑,那怎么能做大产业?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挖掘的空间还很大,一定要坚持“基金跟着项目走、政府跟着市场走”,开展基金招商,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同时,全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让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做优。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是推动福州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年,在福州的众多企业家敢为人先、敢拼会赢,干了很多非常漂亮的事。”
“希望企业家积极响应市里的部署,更深地融入‘三个福州’建设之中,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实打实地干,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更有竞争力。”
记者:推进产业发展,人是关键因素,特别是优秀企业家队伍至关重要。我们准备怎么更好地发挥好福州企业家的作用?
王宁: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是推动福州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刚才说了,2017年来,市里开了三次跟产业发展相关的大会,我们都把在榕的企业家请来了,共商大计,共谋发展。这足以说明,企业家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这些年,在福州的众多企业家敢为人先、敢拼会赢,干了很多非常漂亮的事,有的做成了行业龙头,有的干成了“单打冠军”,十分令人钦佩。你比如说,我们有30多年专注汽车玻璃生产研发,成为全球行业龙头的福耀玻璃;我们有深耕安全二维码核心技术,做到业内第一的新大陆;我们有敢于逆向收购己内酰胺全球老大,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恒申集团;我们有专注于芯片研发,12次获评“中国芯”的瑞芯微。这样的企业,在我们福州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我们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重要依靠。
所以,我们希望企业家积极响应市里的部署,市工商联也为此专门发出了倡议,号召全市企业家更深地融入“三个福州”建设之中,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实打实地干,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更有竞争力。这几年,央企、省属企业在福州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将加大对接力度,提供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也希望央企、省属企业把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投资落到福州。
作为省会,我们还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有大中专院校49所,在校大学生30多万人。这都是我们发展产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这次,我们把在榕高校领导请来参加会议,目的就是大家一起想办法,积极探索校地人才合作的有效途径、运行机制,推动人才开发、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把这一庞大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福州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
“产业发展是关系福州未来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促进产业发展的持久战。”
“产业发展上不去,责任在党政主要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带头抓产业,带队抓招商。”
“市直机关要开展‘服务基层年’活动,到基层、到企业去帮助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
记者:促进产业发展中,各级各部门如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王宁:产业发展是关系福州未来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促进产业发展的持久战。
项目的快速落地,一定是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目标一致、同向发力、高效运作,才能够起到效果的。市直部门要转变观念,主动服务,统筹谋划,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引导;各县(市)区要主动对接、沟通协调,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理清思路、明确定位,坚持差异化、集聚化发展,推动形成“县县有主导产业、县县有特色亮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已经明确,产业发展上不去,责任在党政主要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带头抓产业,带队抓招商,对好项目、大项目黏住不放,千方百计引进来、落下去。当然,我们也知道,培育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大家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市直机关要开展“服务基层年”活动,深入基层,到县(市)区、到企业去,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把瓶颈问题逐一破解,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
工作都是干出来的。我们将引导广大干部提振精神,把产业发展抓好。我们也会注重在发展产业的一线,考核干部、选拔干部,把那些抓产业有招数、有办法、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