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护好公路就是我的初心”
前一轮强降雨间隙,记者见到了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的龙岩新罗区万安镇公路站站长罗雄新,疲惫明显地写在他那满是沧桑的脸上。“累肯定是很累了,但只要在岗一天,就要永远记住:养护好公路就是我的初心。”老罗憨厚地说。
老罗今年55岁。他和30多名养护工人共同负责万安辖区乡道松溪路、涂潭路、高厦路等总长243公里公路的日常养护。
“公路养护关系着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老罗在万安公路站工作5年多了,对哪条路哪段是汛期防范重点、哪一路段容易拥堵等,他都铭记在心。
万安镇距离新罗城区6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蜿蜒崎岖的道路在山林中穿行,一遇汛期发生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很大。6月9日至14日,受强降雨影响,万安镇不少路段出现了溜方等险情。
9日清晨6点多,正在梅村抢险的老罗就接到电话:松溪路一处路面突发滑坡,一辆满载十几名乘客的中巴车被困,而大雨却没有一丝停歇的意思,情况十分紧急。
险情就是命令!老罗当即冒着大雨,骑上摩托车匆匆奔赴抢险保畅通第一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早上7点半,老罗第一个赶到现场,立即将车上的群众疏散,又现场指挥挖掘机、铲车加快抢险作业。
3个多小时的抢险后,雨停了,路也通了。而此时,老罗又接到新的险情通知。老罗拖着疲惫的身体,和工友们一起,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抢险点。“当天滑坡就有七八处,早上根本来不及吃早餐,晚上回到家时已是7点多了。”
据了解,9日至14日,万安镇共发生大小滑坡60多处,出动铲车、挖掘机40多辆次,老罗和30多名同事昼夜坚守在路面抢险救灾一线。
“这次汛期老罗和他的同事很给力,虽然雨量大,但村民出行都没受太大影响。”提起老罗,万安镇松洋村村支书杨永河竖起了大拇指。
养路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烦琐。老罗和同事们常年忙碌在乡村道路上,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遇到道路抢修,还有危险相伴而行。
2017年一次汛期抢险中,老罗就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天,得知有一处滑坡,老罗立即骑上摩托车赶赴现场。途中,刚骑过一处山坡,就听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一回头,发现刚走过的路已被滚石土方掩埋。老罗一惊:要是迟了10秒钟,自己肯定被滚石土方砸中。稍微调整心绪后,老罗又继续奔向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
这些年,老罗始终兢兢业业坚守在公路养护一线,曾被评为龙岩市优秀共产党员。他说:“养护公路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道路畅通、车来人往平安,心里就无比欣慰。”(记者 赖志昌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