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评价结果揭晓,闽侯县位居第四,连续10年跻身全省“十强”。
耀眼成绩体现了闽侯县近年来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铸就的实力,这也是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激情创业的结晶。
近年来,闽侯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和福州市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年”“招商年”“三产年”等“三大行动”,主动融入“三个福州”(“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建设,并自加压力开展“六项竞赛”,产业发展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6.46∶56.57∶36.97,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目前,全县已培育形成汽车、机电、建材、轻纺、工艺、食品等6大主导产业,其中超百亿产业集群5个。规上工业企业达415家,数量列福州市第一,2018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成绩只代表过去。区域经济发展比拼日趋激烈,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时不我待。今年8月底,闽侯全面展开“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掀起一轮又一轮火热的攻坚热浪。每个月月底,县委县政府都召开推进会,总结成绩,点评不足,确定下个月攻坚目标。
全县上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开展以来,重大项目新开工33项、竣工40项;完成旧改项目征迁面积50.36万平方米;提升基本达到规上(或限上)标准的工业企业57家、服务业企业86家;大项目好项目招商落地75项,总投资217.33亿元。
“我们将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以‘百米冲刺’的决胜姿态,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奋力推动新闽侯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闽侯县委书记李永祥说。
举全县之力打好产业发展持久战
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更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闽侯县深入贯彻落实福州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等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举全县之力打好促进产业发展的持久战,取得显著成效,为闽侯连续十年跻身全省县域“十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基础坚实,综合实力雄厚,闽侯产业发展步履铿锵,特别是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更是表现抢眼。从全县来看,闽侯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汽车龙头作用明显。汽车产业是闽侯的第一大产业。目前,落户有东南汽车、福建奔驰两家整车厂及180多家配套厂,2018年汽车产值达315亿元。特别是2017年福建奔驰实现税收10.27亿元,是福州全市首家纳税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2018年福建奔驰晋升百亿企业,税收达16.78亿元。2019年东南汽车、福建奔驰分别入围“福建制造业百强”和“福建企业百强”。
二是现代服务业蓄势发力。随着中心城区外扩、产业外溢,闽侯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三产发展迎来最佳机遇期。目前,已培育形成蔬菜、水果、建材、钢材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其中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东南国际建材城,规模均为全省最大。
三是优势特色农业遍地开花。闽侯是中国橄榄之乡、金鱼之乡,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特别是金鱼闻名世界,金鱼界有个说法: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看闽侯。
“既看到成绩,也要正视不足。我们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短板和不足,比如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闽侯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建生说,“短板是薄弱点,但也是我们的发力点,闽侯将持续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今年,我们已启动园区竞赛,提升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既扩大空间载体,也优化营商环境。”
据介绍,继今年9月12日召开了高规格的发展大会之后,闽侯县近期将召开政银企发展大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半月形环绕省会福州的县域,闽侯的人才、科技资源丰厚、优势凸显:入驻有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福州高新区,拥有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等15所高校,师生20多万人,每年毕业5万多人。此外,还有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100多家。这些都是推动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
立足于此,闽侯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人才、平台、项目”三篇文章,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留住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我所用”原则,全力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闽侯就业创业,努力将上街打造成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之城。
二是建好平台。发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福州分所、福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校地共建、院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优先就地转化,打造一批产业孵化基地。
三是引进项目。以旗山智谷建设为契机,聚焦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创意等领域,引进一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着力打造闽侯“硅谷”。
作为细化举措,今年10月12日,闽侯县驻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旗山园区)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配置3名工作人员,旨在通过靠前、精准服务,以点带面,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人才落户闽侯,推动上街大学城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陈博士,您上次咨询的申报手续问题,我发到微信上了,请查收。”一上班,“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晓冰就在微信群上为辖区企业服务。据介绍,该中心成立以来,已与50多家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到相关的人才信息,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并成立专门的微信工作群,24小时在线为企业答疑解惑。
提振精气神“到一线去,大干120天”
初冬时节,天气转寒,闽侯大地却到处是火热的攻坚场景。这缘自一场暴风行动——“到一线去,大干120天”。
8月24日,闽侯县全面展开“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主要以8项工作为抓手,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五个一百”:
8项工作主要包括城镇建设、城乡环境、交通路网、环境整治、水系治理、园区建设、招大引强、民生基础等;“五个一百”即提升规下转规上工业100家以上,提升限下转限上、规下转规上服务业100家以上,开竣工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征迁房屋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攻坚落地大项目好项目100个以上。
盯紧全年目标任务,再冲锋,再攻坚,闽侯全县上下“动”起来、“火”起来。相关部门还组织评选“每日一星”“每周一星”,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氛围。
每个月底,县委县政府都召开“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推进会,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成绩,点评不足和短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先进”作典型发言,上台领奖;“落后”作表态发言,加压奋进。
一线攻坚,激情创业,成效逐步显现。截至目前,重大项目新开工33项,竣工40项;提升基本达到规上(或限上)标准的工业企业57家、服务业企业86家;大项目好项目招商落地75项,总投资217.33亿元。
更关键的是,全县上下提振精气神,昂扬奋发,在一线攻坚克难,完成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街镇党委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围绕“整洁闽侯”行动和乡风文明建设,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美丽上街”系列评选活动,每月评选“六个最美”(最美保洁员、最美群众、最美村庄、最美小区、最美学校、最美企业),每周定期召开两场推进会,形成良好效应,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闽侯县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秉持“最多跑一趟”原则,加班加点办理软件园入驻企业不动产权转移事项,两天受理103宗业务,其中利用晚上办结业务65宗,转移登记17宗均当晚出件,为企业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青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叶海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加班加点入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全面完成福厦客专青口段南塔山隧道口12栋房屋1876.5平方米的征迁任务……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也成为闽侯干部的自觉行动。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充分证明了闽侯干部“能打大仗、善打硬仗”。
11月30日是周六,但闽侯干部无休。闽侯县再次召开“到一线去,大干120天”行动推进会,各级干部领任务、对目标,继续大干。
“年终岁末,各项工作都到了‘百米冲刺’的决胜阶段。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攻坚、再冲刺、再突破,抓实企业帮扶、推进项目征迁建设、提高招商成效,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应有的预期成效,加快推动闽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闽侯县委书记李永祥说。
(陈建鋆 张存金 谢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