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队在东乡县锁南镇王家村考察指导植树造林生态复绿工程。
▲扶贫工作队在临夏县研究草莓的栽培技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图/市科技局提供)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而科技扶贫正是“授人以渔”。党的十八大以来,市科技局党组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抓党建、促脱贫”这条主线,派出扶贫工作队到我市对口帮扶的甘肃临夏州,汇集干部、组织、科技资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科技力量。
如何撕掉“穷”标签?在我市对临夏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市科技局用科学技术辟蹊径。2017年-2020年,市科技局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遴选科技特派员,组建“厦门赴临夏州科技扶贫工作队”,重点围绕当地特色产业科技攻关,培育短平快附加值高的脱贫致富产业,让“科技富民之花”绽放在了临夏大地。
“智囊团”赋能
科技特派员倾力扶贫
养湖羊、种果蔬、育菌菇、造绿树……去年5月,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管齐扬作为我市赴临夏州科技扶贫工作队队长,带领何恩铭、汪文华、常强三位博士奔赴东乡县开展科技对口帮扶工作,下地上山、入菇房、进羊舍……在实地勘察中提出众多发展建议。
“扶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支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于我省,较好解决了目前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等问题。”这是管齐扬第四次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临夏贫困县展开科技扶贫工作,发挥了中共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2017年至今,市科技局充分运用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选派60多人次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科研业务骨干,作为科技特派员分期分批前往甘肃临夏等地开展时间不等的科技扶贫工作,成为脱贫攻坚的“智囊团”。
狠抓项目落地 产业发展硕果盈枝
“简直就像在地里种黄金!”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临夏州和政县村民宋生文头一回种植赤松茸获得收入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我市赴临夏科技工作队2019年《大球盖菇菌种分离及菌丝培育技术》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临夏州夏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在和政县发展赤松茸产业取得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这是我市以科技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厦门市赴临夏科技扶贫工作队聚焦当地农林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重点围绕食用菌、皮胎果、百合、花椒、藜麦、艾草、淫羊藿等特色产业进行科技攻关,在良种良法、设施栽培、采后储藏、保鲜加工、商业营销等环节上下功夫,强化科技特派员精准高效帮扶。
2018年5月,我市科技扶贫工作队了解到临夏州有大量的温室大棚闲置,提出了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短平快脱贫计划。锁定高原特色花卉,科技扶贫工作队以临夏市河州紫斑牡丹综合开发产业集团为科研基地,通过“窨制”法,开发出了高科技含量的紫斑牡丹新产品。此外,工作队还瞄准大健康产业,利用皮胎果、淫羊藿等开发特色保健产品。
提升“造血”功能共建农业科研中心
“临夏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临夏做什么”一直是市科技局思考、推动扶贫工作的落脚点。近年来,市科技局不断探索打造机制新、举措实、成效好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培育“科技扶贫造血干细胞”。
2019年10月,厦门市科技局与临夏州科技局、临夏州农科院联合共建的“厦门-临夏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正式启动建设,成为扶贫攻坚战新的“大脑中枢”。研发中心联合厦门临夏两地研发力量,着力解决临夏州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和技术瓶颈,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临夏转化应用。这在全国扶贫工作中尚属首创,研发中心在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扶贫模式和提升“造血功能”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去年底,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再次带队来到甘肃开展对口科技协作,此次参与单位包括亚植所、三明市科技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太阳树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我市科技局与甘肃省科技厅围绕决策咨询、协作攻关研究、科技立项、人才交流培训、产业发展等开展合作。厦门市科技局、三明市科技局、临夏州科技局,以及亚植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临夏州农业研究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就临夏州赤松茸、羊肚菌、双孢菌等食用菌菌种扩繁、栽培技术研究以及科技特派员指导培训等展开合作。
【数据】
实施东西部科技扶贫计划项目47项
●围绕临夏州重点产业发展,发挥工作队专业优势,共实施东西部科技扶贫计划项目47项共计470万元,培育与带动临夏5家企业新增产值2320万元、就业人数1210人。
●配合临夏州科技局建成科技示范村(基地)21个,科技示范户1225户。工作队在临夏州和各县开展学术交流21批次,指导科技人员150人次,为科技产业扶贫提供人才保障。
●帮助临夏州先后新开发紫斑牡丹系列产品8个、啤特果功能饮料产品3个、百合保鲜产品1个、藜麦新品种推广面积220亩、食用菌示范推广3096亩、紫斑牡丹1550亩。实现啤特果、鲜百合、牡丹新增产值总计9800万元。
●在东部9省13市对中西部14省20市州的扶贫考评中,厦门市对临夏州的扶贫协作在13个东部帮扶城市中考核成绩为:2017年第1名,2018年第2名,2019年并列为“好”的等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