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获中央财政奖补3亿元!惠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启新篇章
2023-11-23 11:21:00来源:新福建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惠安县地处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是国家双重规划中“海峡西岸重点海湾河口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区域和东南沿海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组成。今年来,惠安县抢抓泉州获批全国首个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契机,围绕整治遗留问题、修复生态环境、健全监管机制,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综合治理,建设“蓝色海湾”。2023年10月,通过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中央财政奖补支持3亿元。

福建省惠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启新篇章

俯瞰崇武风光

  聚焦“怎么整治”,破解历史遗留问题

  理清底数,分类处置。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数据基础上,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实地踏勘、测量核验,进一步明确各类图斑数量、面积,清单化归纳分类全县78宗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未批已填项目因地制宜制定处置措施,在推进未拆图斑整改工作的同时,对43.6公顷围填海历史图斑开展集中备案,并按照土地管理和海域管理进行归类,结合发展需要重新整合利用。

  项目带动,盘活存量。将历史围填海区域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空间规划引领,统筹布局配套服务设施,按照“成熟一个、处置一个”原则,对批而未填、填而未用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项目根据节约集约要求加快开发利用,已完成崇武中心渔港项目填海工作,引进西商湾畔项目建设冷链仓储加工中心、品牌展示交易中心和海丝商务酒店,以存量换增量。

  试点先行,简化审批。试点开展“集中连片论证”用海改革,对连片区块内项目,以片区为单元整体打包开展海域使用论证,直接引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生态评估和生态修复报告相关结论,试行历史围填海用海用地联动审批,多环节并联审查,有效提高项目前期审批效率。

福建省惠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启新篇章

西沙湾

福建省惠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启新篇章

绚丽风车岛 康木兴/摄

  聚焦“怎么修复”,健全生态保护体系

  实施造林筑屏工程。针对沿海风口地段“种树不见林”的历史性难题,探索实施沿海基干林带营造技术,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投入百万元设置挡风墙,沿线种植木麻黄、相思树、桑树等,巩固生态恢复岸线770米;在滨海碱滩上营造千亩木麻黄基干林带储备林,在辋川湾、白鹭湾、龙潭港实施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补植,修复后区域植被覆盖率将由47%提升至80%以上。

  实施海岸养护工程。针对典型砂质海岸侵蚀严重、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创新“退摊还滩”“退养还湿”,通过修复受损砂质岸线、建设拦沙堤、恢复后滨固沙植被等方式,构筑砂质海岸生态屏障,拟修复面积17.6公顷、补沙方量66万立方米,进一步维系海滩稳定性;谋划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布局20.67公顷滩涂滩面改造,同步消除人为活动干扰和互花米草复发风险,有序恢复“堤前植被缓冲带—潟湖—沙坝”的自然生态。

  实施蓝碳增汇工程。聚焦近海生物资源衰退、生存环境受损等生态问题,探索“海洋蓝碳”改革,发展海洋碳汇养殖业,在大港湾西南部规划建设0.8千米的牡蛎礁群,通过牡蛎等附着生物吸附滤食,发挥净化水体、改善水下光照条件等功能,逐步恢复牡蛎礁生态系统,同时有效削弱近岸波高,缓解区域海岸侵蚀,为大港湾海洋生物提供优良的产卵场和栖息场。

福建省惠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启新篇章

半月湾

  聚焦“怎么管理”,创新岸线监管机制

  海洋管理“一张图”。与自然资源部厦门海洋中心共建海域海岛管理支撑体系,通过常态化海域疑点疑区遥感监测、海岸线陆域巡查、海岛监视监测及用海项目监视等方式,绘制海洋管理“一张图”,实现海域海岛管理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三级海域“网格化”。构建县、镇、村三级海域网格化岸线巡查监管体系,各沿海镇、村每月定期组织专员落实海岸线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制止涉海违法行为,通过巡查监管台账向县资源局反馈违法线索;由县资源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部门联动“统筹查”。理顺职责关系,县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与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海警局惠安第一工作站等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结合无居民海岛调查摸底工作,对海域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实现从“各自查”到“统筹查”转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