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改带来新变化 健康送到家门口 长乐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智慧药房”体验快捷服务、在“健康驿站”享受特色诊疗、在“家门口”挂上专家号……这些“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长乐区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努力。近年来,福州市长乐区围绕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医疗集团(总医院)建设等工作,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智慧医疗
让患者省时间少跑腿
“以前来医院看个小感冒就得大半天,光取药就要十几二十分钟,现在取药几乎不用等。”近日,在长乐区人民医院就医时,陈阿姨体验了“智慧药房”的便捷——从拿到取药单、到在门诊药房取到药,全程花了不到5分钟。
本月投用的“智慧药房”,是长乐区推出的医疗便民惠民举措之一,也是“智慧医疗”建设的一环。在引入全套药房智能化系统后,配药时间从原先15分钟以上缩减到5分钟至10分钟。
长乐区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得益于长乐区委、区政府的前瞻性规划和持续投入。自2017年起,长乐区紧跟“互联网+医疗健康”步伐,通过建立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支持,成为全省首个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落地单位,并在2019年全面实施智慧医疗提升工程和基础设备提升工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智能化管理。
历经多年探索,长乐区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医技协同系统、基层电子病历实现互联互通,群众在基层卫生院就可以实现区人民医院的预约就诊、预约转诊住院、预约检查;二级以上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全区18辆救护车与120指挥中心视讯联网,实现远程会诊和急救大联动;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共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服务76051人次;健康长乐门户平台注册人数达212582人,绑定社保卡116830张,实现在线预约363689人次、在线门诊充值134945次,累计为基层分院提供影像检查1559人次、心电检查15331人次、医学检验365187人次。“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美好愿景,在长乐正逐步成为现实。
医防融合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健康驿站真方便!家门口就能体检,不挂号来不花钱,贴心服务暖人心,托起我们健康梦。”在位于航城街道的“健康驿站”电信点,做完慢性病常规检查的张大爷为“健康驿站”编了一段顺口溜,点赞驿站的便捷服务。
据悉,长乐区卫健局通过建档立卡,对辖区的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做好初步管理。“了解到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血压和血糖的自我监测存在诸多不便,我们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组建慢性病管理服务团队,并在‘健康驿站’的基础上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家庭病床、社区康复等工作,让服务更为优质便捷、持续专业。”长乐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长乐区基层医疗机构在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此为阵地,长乐区卫健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升群众健康意识。此外,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升级信息管理智能化、规范化门诊和常态化查漏补种等,进一步确保了接种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长乐区卫健局还基于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普及中医药服务,通过“一纲一龙头一关键,两基地三层面”的发展路径,持续加强长乐区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和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完善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建立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诊疗网络,辐射带动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逐步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全面融入和普及。
向深探索
让家门口更有“医靠”
日前,潭头镇村民孙依姆来到镇卫生院的“乡贤名医工作室”,挂了专家号。“以前我得跑到福州去复查,现在只要来镇里的卫生院就可以找专家诊断,方便多了!”孙依姆说。
这是长乐区首家“乡贤名医工作室”,坐诊专家都是长乐潭头籍,主要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涵盖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心血管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多个学科领域,极大提升了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区共建立了19个‘名医工作室’,为名医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长乐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名医工作室”只是长乐区分级诊疗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分级诊疗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是关键。”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乐区卫健局坚持实施“四个着力”策略,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实施一系列引才留才措施,通过区总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持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深度协作,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承接能力。
此外,长乐深知名院、名科、名医是做优做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键,坚持“四个主动”——主动对具有潜力的医疗机构和学科进行重点投资和人员配置的倾斜支持,主动牵线搭桥,通过与域内高水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学术交流和医疗资源共享,并通过“一院一策一品牌”创建活动,主动表彰、扶持医术高超、深受群众认可的医师,有效带动提升医疗机构和临床专科的知名度,增强医疗服务的品牌效应。
在多措并举之下,“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目标正在长乐逐渐成为现实。“接下来,我们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医改,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对接民众健康需求,推动医防融合。同时,通过实施‘1234工程’,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公卫体系和人才建设,建立布局合理、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乐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宋亦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