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福建福清东张水库波光潋滟,田畴染绿,水鸟翩飞。水清岸绿间,库区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是东张水库水质持续向好提供的坚实支撑。自2023年开展攻坚行动以来,东张水库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且无明显藻类聚集现象。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过去的7个月中,东张水库有6个月达到优质水(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优质水占比达85.7%,同比提升57.1%。其中,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水库水质实现了连续4个月达到优质水标准的新突破,标志着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东张水库水质持续向好
固本清源 筑牢水安全防线
水质蝶变源于系统而有力的源头治理,治理的核心聚焦在“截污”,从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到水生态构建,多管齐下破解治理难题。
工程建设方面,近年来,福清市东张水库水质提升指挥部强力推进库周截污纳管等工程,完成东张镇区4条入库溪流末端截污工程(一、二期),铺设管网约3000米,接驳排口175处;完成镜洋镇墩头村3处排污口接管工作,铺设管道130米、新建沉淀池3座,推动七星池水质显著改善;疏通修复环东张水库截污干管东风村段,清淤130米、新建管道280米;修复东林溪入库口人工湿地,改建210米混凝土滚水坝并增高30厘米,提升净化及抗灾能力;库周农污治理覆盖周边17个村,剩余6村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面源防治方面,福清市聚焦农业污染源头,开展控制农药使用、减少化肥施用培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其中,在东张镇三星村建立110亩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东张镇打造百亩福州市级商品有机肥示范片,在东张镇华石村设立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动态掌握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夏季,指挥部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6-9月期间,开展‘守护碧水’农资市场和‘清洁田园’库周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东张水库水质提升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林相改造方面,福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镜洋、东张两镇清理桉树650亩,补植木荷、杉木混交林,提升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此外,重拳惩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形成有力震慑。
科技赋能 激活水体自愈能力
在筑牢源头防线的同时,“科技赋能”成为激活水体能力的关键引擎。
创新设置大口径高压水炮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今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强化水华应急处置能力,福清市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在坝头及南岸水域增设13台有源曝气机,并在岸上创新设置4台大口径高压水炮,有效提升水体溶解氧和自净能力。3月初,中心深化与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合作,引入全国首台新一代竖流式气浮蓝藻打捞设备,结合重力反压式干化技术,重点针对坝前及南岸藻类易发区精准作业。“下一步,我们将借助AI、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引入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织密‘天地一体化’的监管体系。”福清市水系联排联调中心东张水库管理所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石竹山景区管委会持续开展科学增殖放流,2024年以来累计投放鲢鳙鱼苗220万尾、河蚌4000斤,同时捕捞罗非鱼5.7万斤,积极调控水库生物种群结构,抑制藻类过度繁殖,改善水环境质量。
福清市还持续创新水资源调度模式,结合藻类分层规律,充分利用东张水库供水管网与“一闸三线”工程,精准调引大漳溪水源。2025年以来,累计引水8300万立方米,在确保福清、平潭两地原水稳定供应的同时,显著增强水库水动力循环,为水质连续多月创优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清人和 生态红利惠民兴产
源头治理与科技手段的双轮驱动,正将“水清”优势转化为惠民、兴产的生态红利。
东张水库生态公益检察保护基地成立
为最大化流转土地效益,福清水投集团依托中国环科院、福建省农科院技术优势,采用积极生态措施,结合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打造优质生态产品。同时,在流转土地上种植水稻660亩,并邀请知名设计团队“福往福来”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目前,数家大型企业已初步表达订购生态稻米的意向。此外,通过扦插方式在水库沿岸种植300亩菌草,构筑吸附拦截污染物的生态屏障,持续巩固水质提升成果。
在释放生态红利方面,福清市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同样多措并举,今年1月,与市检察院合作成立东张水库生态公益检察保护基地,成为开展增殖放流、警示教育、普法宣传的重要平台;成立工作专班,着力擦亮“全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张水库石竹湖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推进水资源服务与文旅开发融合发展,获得各级水利部门高度评价;联合福州水务集团、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举办“世界水日 携手‘童’行”等主题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公众护水爱水意识,营造共建共享氛围。近期,东张水库还将依托东张水库科研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站及AI水质检测实验室,与中国环科院及相关高校等,共同创新打造东张水库水生态治理“科技驿站”和水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举办“世界水日 携手‘童’行”活动
“东张水库的水质提升没有成熟的治理模式可照搬,我们只能不断摸索前进,在实践中不断找寻新突破。”东张水库水质提升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水质提升,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更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文/图 郑滟灵 陈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