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州健全监督治理体系 守牢农村集体“钱袋子”
2025-01-21 12:22:26来源:福州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临近岁末,村集体收入及其使用情况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打开微信点击跳转链接进入小程序,就能看到村里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永泰县同安镇同安村的小鲍熟练地操作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和“三资”网上公开平台,在“事前公示”“村务公开”“权力清单”等不同模块,指尖轻点就能看到最新公开数据及相关明细,“有问题还能及时向村干部反映,真的很方便。”

  村集体收入变动数据能够精准直达“掌心”,得益于福州市创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2024年以来,福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指导农业农村部门开发建设“三资”数字管理系统,部署开展“三资”领域全链条治理提质增效行动,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智慧”监督等,推动“三资”管理系统化、数字化、规范化、长效化。

  调研开路

  推动“一网统管”

  “结合一线调研、日常监督、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我们汇总梳理出监管力量不够强、财务核算不统一、资金结算不安全、清产核资不彻底、工程项目乱象多等12个方面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此前,市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梳理“三资”监管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整体监督治理框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以“精准把脉”确保“对症下药”。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压实责任。福州市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召开全市专项治理工作部署推进会,并联合印发了《福州市全面深化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按照“清家底、严管理、强监督、防源头”要求,实施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全链条一体推进治理监督贯通协同,打造集体“三资”领域治理工作的福州特色品牌。

  专项治理的第一步,就是推动“一网统管”建设。

  “长期以来,全市使用的集体‘三资’核算监管系统多达22个,布局分散、版本不一,给开展日常监管带来极大挑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一张网统一管理全市集体“三资”信息十分必要,这既是“三资”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为纪检监察机关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监督提供数据来源。

  在市纪委监委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下,福州市“三资”数字管理系统完成开发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版本统一、科目类别统一、核算规则统一。

  “全市2291个村(社区、村民小组)均已入驻‘三资’系统,实现累计公开集体资金1235.07亿元、资产16.27万项、资源5.37万宗,真正做到全覆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上线后,实现市、县、乡三级联网,有效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

  系统施策

  深化全链治理

  资金、资产、资源是村集体最重要的“家底”,福州市纪委监委围绕“三资”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会同农业农村、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集体“三资”领域全链条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包括非现金结算全覆盖、资产资源全入账、产权交易全进场等,进一步压紧压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

  去年5月,长乐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村民小组长郑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先后66次挪用村民小组集体资金相关案件。

  该案暴露出村集体资金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巨额资金存在个人账户的监管漏洞。

  “从监督检查情况看,许多村开设多个账户,这不符合农业农村部门的规定,如果不进行规范,极易引发‘小金库’‘账外账’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

  市纪委监委向市农业农村局发出工作提示函,督促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规范村集体银行账户管理,同时依托“三资”数字管理系统,在全市村集体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和非现金结算,让资金审批支付全程留痕,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据统计,全市累计通过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功能审批资金20.27万笔,共40.87亿元。

  同时,针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一些资产资源游离账外失管漏管的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农业农村、资源规划、林业、教育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并在“三资”数字管理系统中实行清单化台账管理。

  在摸清“家底”、守牢“家产”的基础上,如何壮大“家业”?

  仓山区在推动产权进场交易方面尝到甜头。该区高湖村是有名的亿元村,但集体资产收益不高。为提升集体资产“造血”功能,在盖山镇纪委的监督指导下,高湖村将村集体资金购买的商贸楼通过产权流转平台进行阳光招租,在线实时竞价,改变了原本低价中标模式,最终成交总价比原评估价高出近1500万元。

  针对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程序不规范、场外暗箱操作等廉洁风险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福州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健全完善交易规则,吸引村集体将经营性资产资源进场交易,防范和遏制资产资源违规交易行为。目前,该中心共交易集体资产资源930宗、成交金额超10亿元,推动村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数字赋能

  提升监督质效

  “这是咱们村上个月‘三资’的明细表,欢迎各位村民查看监督……”近日,罗源县凤山镇苏区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小微权力监督群中公示村集体资金开支情况。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市纪委监委借助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便捷易用、覆盖面广的优势,推进“三资”数字管理系统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互联互通,将村集体资金支付、资产资源交易、财务报表等“三资”信息自动精准投放到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上,让群众足不出户实现“指尖上的监督”。

  集体“三资”工作涉及面广量大、业务性强,借力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提升精准监督实效。

  市纪委监委利用“三资”数字管理系统汇集的数据要素,研发福州市集体“三资”领域协同监督治理“一屏尽览”模块,用于逐级穿透查询各个县、乡、村的“三资”信息,实现常态化实时监督。“比如,我们在模块上可随时查看村集体经济合同收款情况,对长期欠收等问题合同预警提醒,跟进监督背后可能存在的风腐问题,并督促责任部门及时催缴,防范村集体资金流失。”

  “我们还开发了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系统,以易发多发的典型案例为原型,研发监督模型10多个,导入‘三资’、民政、财政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比对碰撞,精准高效发现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共筛查出集体“三资”、惠民资金等领域疑似问题线索3000多条,累计追回相关款项300多万元。

  2024年以来,聚焦“三资”问题易发多发点,福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大数据对比监督等手段,累计查处“三资”领域问题745起,给予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83人,挽回经济损失1.13亿元。(记者 林晗 通讯员 柯竞 王峥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