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寿宁:文旅融合添活力 乡村蝶变客自来
2025-02-14 10:20:40来源:闽东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寿宁犀溪 文旅融合添活力 乡村蝶变客自来

  春节假期,位于寿宁县东北部的犀溪镇迎来不少游客,访古迹、觅乡愁、品文化。

  游客张先生从浙南而来,携一家三口畅游犀溪镇西浦村,参观状元馆、漫步廊桥、泛舟蟾潭、梅园赏春、围炉煮茶。“相较于熙熙攘攘的大都市,我偏爱这里质朴宁静的古村落。早就听说寿宁西浦景色美,这段时间天气好,便自驾过来转转,这里的廊桥与状元文化让我印象深刻,有机会还会再来。”张先生说。

  西浦村党支部书记缪俊峰表示,为丰富假期群众文旅需求,春节假期,该村坚持优化服务保障,组织多场文旅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据不完全统计,从大年初一至初七,西浦景区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创下历史新高。

  犀溪镇地处闽浙交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是寿宁县首批旅游名镇,辖区有中国传统村落西浦村、红色革命老区甲坑村、工匠强村赖家洋村,还有“蓝水青山生态游”的横石、龙潭、犀溪漂流等景点。近些年,犀溪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形成以“犀溪村—西浦村—甲坑村—赖家洋”为主线的文旅示范线,年接待游客约88万人次。2024年,犀溪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

  注重规划引领。犀溪镇立足地方编制规划,把推进文旅建设纳入政府重要事项,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一方面以项目为要点,提升改造文旅基础设施,完善景区功能,先后完成廊桥主题博物馆、甲坑岗垅革命纪念馆、甲坑红军洞、叶氏故居修缮、李家山红军桥修缮等多个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依托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围绕“一张网格覆盖”“五个美丽”“三集中六清楚”工作内容,通过节点打造与常态化人居环境管理推进的方式,提升全域旅游环境。

  同时,甲坑村围绕状元、廊桥、红色甲坑、鲁班文化“四张文化名片”,在旅游业态升级上抓发展、求突破。引导甲坑村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有效结合起来,持续发挥“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一片一馆一路”,即观看一部纪录片、参观一个博物馆、重走一段红军路的方式承接各地旅游团,提供党史讲解、先烈祭扫等红色旅游服务,主动融入闽浙边红色教育党建联盟,积极打造“四下基层”现场教学点,新增民宿床位80张、红军食堂1家,推出“十个一”特色红色研学课程,承接闽浙两省五县相关单位的党日、研学等活动;引导西浦村立足“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运营机制,逐步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链条,以乡村振兴投资资金为股本金成立合作社,收储流转古民居修缮,通过村民自营或租赁的方式改造店面,村民以产权、资金、技术入股参与商业街开发建设,实现收益分红;引导赖家洋村发挥名工巧匠特色村的优势,深入挖掘村庄文化,由党员缪陈瑶带领村里工匠,采取“木材+水泥”工艺打造微景观,建设口袋公园、环村栈道。

  此外,犀溪镇结合季节时令,春季以花为媒、夏季以水为介、秋季以趣为序、冬季以食为题,策划采风、泼水节、文武状元大会、状元福宴等文旅活动,定期举办状元游村、中秋灯会、西浦春晚、艺起过春节等乡村文化活动,引导游客在文旅实践中感知文化内涵和魅力,推出“状元民俗游”“廊桥研学游”等一系列文旅融合项目,承接各地院校研学活动。

  乡村游的兴起,为更多农民提供了创业机会,西浦村返乡青年缪廷林便是其中一员,在村委的支持下,缪廷林把西浦青年休闲吧升级改造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主题民宿,满足游客需求。“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缪廷林说,“接下来,继续寻找合适房源开设第二家综合型民宿。”

  另外,犀溪镇发动西浦村家庭主妇组建姐妹讲解团,通过培训,培育一支专业化导游队伍,承担西浦、甲坑两地景点讲解,既完善旅游体系,又解决就业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全域旅游’为重点,推动项目建设、品牌攻坚、业态提升、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犀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陈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