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泉州:引金融活水 润小微企业
2025-02-28 10:39:00来源:泉州晚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引金融活水 润小微企业 去年泉州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小微贷款超400亿元

  去年以来,泉州银行业创新开展“同心聚侨 金融赋能”华侨金融专项行动、泉“园”金融服务专项行动等金融服务工作,扎实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通过政府搭台、金融赋能、多方协同,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截至2024年末,全市累计走访企业79.2万户,发放贷款457.5亿元,当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超0.2个百分点。

  多方协同 织密融资“服务网”

  泉州市发改委、泉州金融监管分局等17个部门协同作战,构建横跨“政府、监管、银行”三方,纵贯“市、县”两级的工作机制,组建跨部门走访队伍,组织对全市小微企业开展“网格化走访对接、地毯式融资摸排”。晋江市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效纳入营商环境考核,由基层网格员与银行信贷员混合编组走访小分队,包干落实网格内走访任务,累计授信1.16万笔、171.17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和对降低融资利率的需求和期盼,泉州市整合财政、金融资源,着力为小微企业减负增效。在融资贴息方面,南安市率先出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的全省首个县级首贷贴息政策,自借款之日起1年内给予1%的贷款贴息,为超3.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提供贴息补助,撑起融资“减负伞”。在融资增信方面,泉州市建立健全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以10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1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等资金池为补充的风险分担体系,截至2024年末,辖区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个百分点。

  精准施策 疏通融资“中梗阻”

  致力于建立“敢贷、愿贷”机制,泉州金融监管分局引导银行业机构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组织开展政策培训,细化免责认定标准,提升免责工作机制和流程的规范性。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增量、扩面”要求,惠安农信联社开设首贷尽职免责申诉通道;晋江农商银行开发首贷跟踪系统,对首贷业务各环节进行跟踪、评价,为基层信贷人员拓展小微首贷户“减负松绑”。

  致力于提升续贷服务质效,泉州银行业机构持续开发续贷产品,完善续贷产品功能,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续贷业务基本实现中型以下企业的覆盖。泉州银行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无间贷”,在此基础上,按照“扩围增效、线上自助”标准推出升级版服务:取消续贷额度上限,最早可在贷款到期前3个月自动初评企业续贷资质。2024年,全市新发放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循环贷占比达63.2%,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泉州银行业机构还通过专项优惠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泉州银行针对纳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客群,给予专项约30BP优惠定价;浦发银行泉州分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业务实行EVA补贴加点优惠,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等优惠。

  创新服务 打造融资“快车道”

  围绕泉州建设“百个”园区、撬动“千亿”逆周期投资、推动“万亩”用地改造的战略部署,泉州金融监管分局、泉州市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支持泉州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园区“伙伴银行”、探索科技型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等制度框架。泉州农信系统打造“金融+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推行“一园一案”专属服务,为近80个园区的超2500户企业提供贷款近80亿元。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以园区“四链”融合为导向,为29个园区批复工业厂房按揭贷款额度,向135家园区企业投放贷款超8亿元。

  泉州银行业机构还依托科技手段破解服务半径难题。民生银行泉州分行开发“客源地图”工具,通过地图一键匹配网点/街道周边的企业名单,实现“已授信户”和“未授信户”一眼看清;中国银行泉州分行推出“惠链速贷·出口E贷”,依托“订单贷”线上融资服务模式,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为出口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彭清华 李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