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周宁:以“农”为笔 绘就振兴新画卷
2025-03-10 10:13:59来源:闽东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周宁李墩:以“农”为笔 绘就振兴新画卷

  3月,周宁的气温逐渐回暖。在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大棚内,一株株花菜苗排列整齐、长势喜人。

  “今年,我们种植了300多亩花菜,目前全部栽种完成,现准备进行辣椒育苗。”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淑凤说,“如今,每天用工量为60多人,丰收时期,用工量将增至200多人。”

  据介绍,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总面积1600多亩,分布在李墩镇的李墩村、黄埔村、阮家洞村、阮洋中村、上洋千亩高优园和泗桥乡赤岩村等,是集种植、育苗、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经营花菜、茄子、青椒、莴苣、夏阳白、芹菜、西红柿等蔬菜。

  近年来,在李墩镇的引导下,该合作社积极做优蔬菜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设施大棚建设,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生态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如今,合作社种植基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并被认定为市级“菜篮子”示范基地,合作社也先后获得“宁德市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省级示范社”等称号。2024年,该合作社蔬菜产值约1000万元,产品销往霞浦、福州及广东、浙江等地。

  兴产业、促发展。蔬菜产业壮大给当地带来发展活力。通过合作帮扶、结对共建等模式,合作社带动李墩村、黄浦村、阮洋中、阮家洞村等7个村发展蔬菜产业,实现村均增收超30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人均年增收1万元至3万元。

  “以前靠自己种菜,收入低,有了蔬菜基地,不仅土地流转可以获得收入,还能在基地上务工获取工资。”黄埔村村民阮菊桃一边翻耕土地,一边对记者说。

  “我们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标准场建设及蔬菜品牌升级,进一步提升蔬菜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助力周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淑凤说。

  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产业奏响了产业振兴“奋进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李墩镇积极做优马铃薯、蜜薯、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力推动农业多元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同时,李墩镇扎实推进农业领域“产业兴旺”。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种植马铃薯1000多亩;引进湘薯75-55、玛莎莉等优质薯类品种,打造高山蜜薯脱毒苗扩繁基地,推广种植蜜薯2000多亩,初步构建起集育苗、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李墩高山蜜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大力发展金线莲、黄精种植及竹制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林蜂养殖140余箱、种植金线莲50余亩;际头村建成甘薯种植园、围炉煮茶、烧烤设施等农耕文化体验区。

  春光在前、潜力无限。李墩镇农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实景图”正徐徐铺开。(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李何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