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花梨碳足迹全国首证落地建宁 助力建宁梨打造“低碳”新名片,提升市场竞争力
种出1千克黄花梨,会产生多少碳排放?8月13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向建宁县福胜果业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黄花梨产品碳足迹证书。证书标明,每千克黄花梨产品碳足迹数值为“0.5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农产品碳足迹,指的是农产品在原料获取、生产制造等各个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释放出的温室气体总和。
作为“中国黄花梨之乡”,建宁县梨树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值超4亿元。今年来,建宁县政府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建宁梨产业绿色低碳体系创建,通过搭建绿色低碳果园评价体系、开展绿色种植技术评价及产品碳足迹核算,创新提出“建体系+评技术+算碳账”模式。
项目组选取当地龙头企业——建宁县福胜果业有限公司作为评价对象,按照国际通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采用“从摇篮到大门”——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准备到农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边界,科学核算黄花梨温室气体排放量。
结果显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千克黄花梨中原物料获取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5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制造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0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两者相加,为0.57千克。
核算黄花梨产品碳足迹有何意义?
“这项工作有助于精准定位高排放热点,驱动果园采用绿色技术降低碳足迹。”建宁县福胜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说,此次碳足迹核算识别出两大关键排放源——有机肥生产环节占比44.81%,包装材料生产环节占比32.55%。摸清底细后,便可有的放矢制定减排措施。
此外,“低碳”已成为继“绿色”“有机”后许多农产品追寻的新名片。来自权威机构的背书,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与品质的信任,推动建宁梨实现品牌溢价,提升市场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
据悉,除了完成黄花梨碳足迹核算,项目组还制定了全国首个县级《绿色低碳果园评价体系》,完成6家代表性果园评价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方案,为全县果园低碳改造提供精准路径。同时,认证了“山地梨园早结丰产棚架栽培技术”与“中老龄梨树提质增产技术”两项绿色技术,并推动技术成果上线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作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及福建省梨产业核心产区,建宁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低碳发展路径。”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宝介绍,下一步,建宁将持续深化“评价体系—技术应用—碳足迹管理”三位一体机制,扩大绿色技术覆盖果园比例,探索“碳汇果园”认证,推动梨产业从“减排”向“负碳”升级。(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陈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