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为更好践行“两山”理念,今年以来,泉州把2017年提出的、至今成效显著的“生态连绵带”建设作为落实构建“从山顶到海洋”保护治理大格局的主线,持续提高生态蓝绿本底“含金量”,形成“山—城—江—海”生命共同体示范样板。
山顶治理
生态修复跑出“加速度” 废弃矿山重现生机
今年7月,泉州市申报的“福建省海峡西岸泉州湾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入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获3亿元资金(首批1亿元已下拨)。
据悉,该项目覆盖南安市、泉港区355个废弃矿山图斑,治理面积1217公顷,预计新增耕地22.19公顷、恢复植被953.31公顷、消除地质环境隐患267处。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废弃矿山图斑修复1354处、面积约2.79万亩;“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418处图斑、9873亩已全部动工并基本完工,为戴云山—博平岭生态屏障再添新绿。
陆海统筹
提前完成年度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
当前,泉州已累计争取中央、省级海洋生态修复资金7.46亿元,策划生成7个项目,完成红树林修复2912亩、互花米草清除5026亩、海岸线修复12.28千米、鸟类栖息地修复374亩、后滨沙地植被修复35.7亩,建成贝藻礁8.375千米。
丰泽区、南安市2.8千米岸段被认定为生态恢复岸线,可按自然岸线管控。至此,泉州累计完成生态恢复岸线认定3.5千米,长度居全省首位,提前完成2025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39%的管控目标。
同时,作为海岸带治理的延伸,泉州以滨海浪漫线项目统筹“两江一湾”滨水岸线建设,串联“山—海—城”活力廊道,以生态筑基、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文旅目的地,正按照建设一段、规划一段、谋划一段的总体工作思路逐步推进项目分期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半岛环线已落地,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观光、游玩、健身和放松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滨海浪漫线东段(北部岸线)实施策划方案正在组织编制,拟通过打造IP实现场景互联互通,以持续深挖山水人文资源,完善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制度保障
砂石资源纳入管理 生态治理更加长效
7月1日,《泉州市砂石资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将“开采—运输—加工—生态修复”纳入闭环管理;同步印发《泉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恢复。
品质提升
绿地“串珠成链” 古城增绿惠民生
“古城植绿行动”是泉州持续开展的一件事——在开元寺、圣墓、元妙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景区及周边绿地,中山路、打锡街、温陵路、玉犀巷、南俊路等老城街巷,以及都督巷、许厝埕、古榕巷等口袋公园,采用“见缝插绿”方式累计增植刺桐树182株;种植天竺桂、朴树、白玉兰、紫薇等乔灌木3684株,改造及新增绿地4500平方米。春季赠苗行动期间,还向居民赠送含笑、三角梅、紫藤、使君子等近万株,让“长街深巷、老树繁花”成为泉州最温暖的生态注脚。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两屏一带六江两溪”省级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连绵带为脉,持续贯通山上山下、城市农村、陆地海洋治理单元,确保到2027年全市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成率均达50%以上,为福建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提供“泉州方案”。(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林碧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