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平市延平区持续上新夜间消费场景,释放“夜经济”消费潜力——山城夜色好 江畔烟火浓
水南街道横排路站前公园美食嘉年华现场
四鹤步行街游人如织。
炎炎夏日,许多市民游客选择在夜间出行。夜幕下,南平市延平区四鹤步行街灯火通明,不少店铺和摊位前排起长龙,商家的吆喝声和欢快的嬉笑声交织成一片……
从传统的餐饮、购物延伸至科普体验、非遗演出、旅游观光等,瞄准“夜经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近年来,延平区持续上新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业态,为这座山城增添文旅新活力。
老街旧巷焕新颜
四鹤步行街地处延平中心城区朝阳路和紫芝巷交界地带,临近九峰公园、南剑州大剧院和“爱尚生活城”商业综合体等标志性人流聚集地,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这条街虽只有百余米长,却“五脏俱全”——
整个街区以美食业态为主,涵盖省内外各地的特色小吃、品牌餐饮、甜品、茶饮和烧烤等;此外,台球室、个性服装店、文创精品店等各式店铺应有尽有,兼具“游、购、娱、体”等功能。目前,四鹤步行街共有80余家商铺入驻。虽然店铺众多,可整条街区依旧井然有序。
这得益于延平对四鹤步行街的精细化改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四鹤巷附近就是商业中心。21世纪初,巷子两旁各类店铺多了起来,小摊小贩也纷纷涌入。”延平区四鹤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吴建清说,当时小巷的繁华,也伴随着摊贩占道流动经营、店面外溢、交通秩序混乱和卫生环境差等各种衍生问题,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推动街面平整及美化亮化、老旧消防设施更新、电线管网改造提升等工作,在不断完善街区功能的同时,还对整体环境品质进行了提升。”四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孟君说,延平还针对该街区临时摆放摊点占道、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开展常态化整治工作。如今,四鹤步行街干净整洁、整体风格协调统一,由于“颜值”高,这里成为不少游客的新晋打卡点。
消费场景年轻态
华灯初上,位于延平区紫云街道的延福门广场夜市便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流。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期,这里的“科技范”满满——宇宙探秘数智艺术科普展全省首展在此拉开帷幕。现场,大批家长带孩子体验“VR极境空间”项目。
该科普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分为“穿越太阳系”“重返侏罗纪”“海底两万里”三大场景,还原了宇宙星空、侏罗纪时代和海底自然景观,戴上VR设备,便能开启一场“上天下海”的奇妙之旅。展览还设有VR赛车、VR飞船等项目,进一步满足到场孩童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不仅是营造新奇体验,在延平,吸引青年群体来此体验观光的举措并不少。
“我们发现,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一下班就会结伴来四鹤步行街放松身心、休闲娱乐,他们是步行街的消费主力军。”肖孟君介绍,为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今年初,延平再次对四鹤步行街进行“微改造”。
改造后的四鹤步行街,愈发显得年轻态:在入口处,添加了绚丽的霓虹灯带和延平城市IP形象“百合仙子”打卡点;步行街的几家茶饮店连成一片,门前的空地摆放着几张户外桌椅,大批年轻人聚在一起饮茶聊天,有说有笑。
四鹤步行街的设计以及业态,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心。年轻人的纷至沓来,更是拉动了周边百货、影剧院和大小店铺的消费。
“我们主要经营平价首饰。今年上半年,位于四鹤步行街附近的分店,月均营业额较以往增加了约20%,许多年轻人前往或是逛完步行街的时候,会顺便光顾该分店。”爱伯利珠宝负责人林庆锋表示。
口袋公园欢乐多
延平城区沿闽江两岸而建,到了夜间,岸边灯火与闽江水相互辉映,将这座山城装点得更加流光溢彩,氛围感十足。
在江畔,分布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它们是市民游客观景的绝佳去处。今年暑假,这些口袋公园也变身活力夜市,升腾起烟火气——
近日,“游延城、品美食、听延平故事”主题美食嘉年华活动在延平区水南街道横排路站前公园火热进行,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尝鲜。
此次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近期全国各地星级酒店摆摊。据悉,活动出售的美食,均由延平当地知名、口碑良好的酒楼大厨现场制作,食物味道、品质有保证,价格也相对“友好”,深受大家认可。
与此同时,现场还举行气势豪迈的峡阳战胜鼓、传统畲家歌舞等精彩文艺演出,更有市民自告奋勇,在舞台上即兴高歌一曲,引起全场欢呼。
“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品尝特色美食,还能欣赏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水南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文旅+美食”模式,进一步释放夜间消费潜力。据悉,该美食嘉年华活动已持续近一个月,累计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
岸上人声鼎沸,岸边,延福门广场下方的重要航运枢纽延福门码头,正在进行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后的延福门码头,将以更完善的功能和更大的承载力,服务闽江航运事业,并继续作为“夜游闽江”项目的起点。届时,游客可登上“闽江红色地下航线”游船,从码头出发一览两岸夜景以及闽江大桥、“双剑化龙”标志、玉屏阁、东西双塔、太阳电缆立塔和九峰索桥等地标建筑物,为更多游客市民深入了解延平提供一扇直观的窗口。(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卫金平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