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支持好水“变现” 全国首个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在闽投用
8月27日,全国首个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福建省(泉州)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在永春县投用。这是我省在探索水生态资源市场化、价值化、数字化运营上的创新成果,打通“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通道。
该平台具有产品展示、价值评估、撮合竞价、线上交易等“一站式”功能。当天,平台首例交易项目完成签约。永春金禹水利有限公司以1200万元竞得永春县桃溪水利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石鼓湿地公园的水利岸线设施15年使用经营权,后续将进行休闲旅游、露营基地、研学科普等生态文旅项目的开发运营。
“石鼓湿地公园占地198亩,地处永春城区中心,人流聚集,水系景观优越,沿岸有大片的可利用绿地空间,并配套了滨水绿道、休闲广场等资源设施。我们把这些东西盘活,适度开发,就可以打造一个成熟的滨水休闲打卡地,实现‘资源变现’。”永春金禹水利有限公司负责人苏令松告诉记者,该项目以水系为脉,串联周边生态田园、人文景观、特色产业等,开发“可游、可玩、可品、可研”的多重体验空间,实现多业态集聚发展,达到“资源溢价”效果。
永春县河湖生态资源丰富,去年入选福建省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5月入选全国生态综合补偿重点区域。永春县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郑东生介绍,该县探索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科学核算将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有价资产,再通过市场交易、产业开发、金融支持等方式获得经济回报。河湖生态产品“变现”后的相关收益还可反哺河湖的保护与建设,也可用于和美乡村建设,让群众受益。
永春县制定了《永春县建立健全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2026—2030)》,并与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出台《永春县特定地域单元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针对河湖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建立了一套官方评定标准,明确核算内容、指标、方法等。
“技术规范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提供了理论标尺,其中具体核算方法为后续开发经营、权益交易、融资贷款、生态补偿等提供了参考依据。”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姝姝表示,这套技术规范具有较强普适性,可在全国推广,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记者 汤海波 何金 通讯员 苏福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