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旅多点开花 厦门满城精彩 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5%,跻身海外游客“过中秋”热门城市TOP5
骰子清脆的碰撞声在骑楼街巷间回响,与花灯光影下的欢歌笑语融为一体,不少游客开心体验之余,用手机保存下第一次参与博饼的精彩画面。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门文旅融合出圈,博出“满堂红”。
国内头部旅游平台企业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门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5%,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为厦门主要客源地,厦门园林植物园、同安影视城、鼓浪屿、胡里山炮台、厦门科技馆则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5大热门景区。
假期厦门迎来的入境游高峰也被国内各大旅游平台监测到:大数据显示,厦门跻身海外游客中国游“过中秋”的热门城市TOP5,入境游海外总订单量同比提升65.3%。
多组数据共同印证了双节叠加背景下厦门旅游市场的红火,厦门以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民俗体验为纽带,将博饼、花灯、非遗技艺等文化元素融入全域旅游场景,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双向赋能,交出亮眼答卷。
文旅业态多元
“流量”与“留量”齐升
从浙江温州来厦旅游的洪壁群一家,假期在厦门进行了7天深度游,“从鼓浪屿到中山路、沙坡尾、厦门大学、曾厝垵,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洪壁群说,厦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精心打造的旅游设施,是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
双节假期,厦门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11.25万人次,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出入境旅客近14万人次,厦金“小三通”航线运送4.5万人次,厦门邮轮中心单日也有邮轮游客近4000人次。
游客都去了哪儿?热闹的场景,假期几乎每天都在鼓浪屿、中山路至曾厝垵的这条传统旅游带出现,以被游客称作“洋溢着‘中国红’的百年老街”中山路为例,仅10月3日游客到访量就达58.7万人次,路上张灯结彩、红旗飘扬。
传统旅游景区红火,新兴景点也奋起直追。这个假期厦门文旅“多点开花”,“流量”与“留量”齐升。
在杏林湾,“2025厦门园博苑国庆中秋嘉年华”以传统灯彩技艺融合现代光影技术,打造“海上月圆幻境”;在市博物馆,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精彩上演;在翔安,2025海峡两岸(厦门)汽摩超级联赛R4站上演紧张刺激的竞速较量;岛内外的一些传统渔村,也用精心打造的送王船、鱼灯舞蹈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流量”……厦门文旅“花式宠客”,市民游客开心过节。
玩法持续焕新
海外游客深度体验
假期厦门的街头巷尾,能看到不少海外游客的身影。双节期间,入境游十分火爆——厦门入境客源国前三位为马来西亚、韩国和澳大利亚。业界人士分析,厦门以“玩法更多、品质更高”的特征赢得海外游客青睐,游客通过文化对话、民俗体验等多元形式,感受鹭岛的山海之美与人文之韵。
入境游的红火并非偶然,早在假期来临前,厦门海外订单就激增53.3%,成为海外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之一,仅马来西亚就有53个团组近千名游客在国庆中秋假期将厦门列入行程。
作为厦门文旅面向海外游客的重要体验IP,“锦绣中国 好运厦门”国际达人国庆中秋体验活动掀起热潮。来自15个国家的30位在华外国人组成体验团,在假期开启为期4天3夜的沉浸式踩线之旅,循着文化探秘、山海康养、潮玩互动等不同主题的路线,全方位触摸厦门肌理。
此外,作为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拍摄地,“屿见闽南 时光幻境”还推出沉浸式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景区服务,惠和石文化园等户外休闲景区的玩法也焕新升级。厦门不仅利用园博苑嘉年华让海外游客在中秋赏中国花灯,还巧妙地将中山路的“光影音乐秀”“年代歌舞秀”与全国第一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屿见77”的“夜游秀”相结合,打造“海陆”沉浸式新玩法。而在旅游体验上,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厦门市博物馆等,推出多国文明交流内容,提升了海外游客对厦门的认知度。
海外游客眼里的风情,也成为国际媒体镜头里的焦点。在这个假期,包括半岛电视台在内的3家国际媒体走进鹭岛,通过“陆丝海丝情”采访活动向全球受众展现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气质。
文化为假期热度增添砝码
骰子的碰撞声无疑是这个假期最动人的声响。厦门特有的博饼民俗,为今年厦门跻身海外游客中国游“过中秋”的热门城市增加了重磅砝码。
今年厦门文旅部门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2025厦门中秋博饼铛铛车——从中山路出发前往集美学村龙舟池,市民游客在车轮上打卡厦门精彩地标,感受“博状元”民俗。铛铛车的出圈,彰显出这辆旅游车背后的文化底色。
“厦门文旅的热度,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业内人士指出,从全民参与的博饼狂欢到非遗与光影的创意融合,厦门让传统文化成为文旅消费的核心吸引力,既保留了城市记忆,更激活了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我市文旅部门将“红色之旅”作为假期“厦门游”重点内容之一,推出十条红色旅游线路。昨日厦门多家旅行社反馈,从市场情况看,这些线路条条红火。游客现在旅游的重点,不仅是看山看水看热闹,更想了解风光里的文化和故事,这正是未来厦门假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厦门市文旅部门透露,今年9月至11月,厦门将举办近8000场营业性演出及超3000场各类文旅活动,我市文旅活动仍好戏连台。(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