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泉州洛江:发展美丽经济 绘就文旅画卷
2025-10-31 10:04:05来源:泉州晚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发展美丽经济 绘就文旅画卷 洛江扎实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

  今年以来,洛江区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发展“美丽经济”为主线,依托市级“一县一溪一特色”项目,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拓展生态价值转化通道,着力打造示范性田园风光带,取得阶段性成效。

  聚焦项目建设

  夯实美丽经济发展根基

  10月14日,泉州市2025年“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美丽经济工程现场推进会召开,洛江区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洛江重点推进晋江东溪支流罗溪段和洛阳江支流河市东溪段2个示范片区建设,涵盖49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6.1亿元,已完成投资5.66亿元。随着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文旅设施不断完善。投入约2000万元,完善提升新告村游客中心、进行俞大猷纪念馆数字化改造、对俞大猷公园进行绿化提升等,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及服务水平。重点打造新告露营基地等项目,推动露营经济基础设施向品质化、规范化发展。

  生态与水利设施不断夯实。投入5亿元开展89.8公里河道护岸整治和景观建设,建成俞大猷公园、滨江农业公园等,51.2公里河道达生态安全标准,两岸绿化覆盖率超80%。实施东溪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幸福河湖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加快滨水长廊、大猷休闲健身步道改造提升等美丽河道建设工程,完善沿岸绿化、照明、休憩节点。

  乡村环境与交通不断优化。实施“五化”提升工程293个、总投资30.2亿元,打造3个百亩公园和一批“微景观”、休闲步道。其中,万虹大道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福”路典型案例;投入1.13亿元推进“五个美丽”建设,带动引导群众自主“微改造”,56个示范点入选省、市级优秀案例,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作典型交流,虹山乡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

  聚焦新兴业态

  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今年国庆假期,洛江河市镇新告房车露营地火“出圈”。天山共色,风烟俱醉,蹚溪水清浅,抚林风清凉,在这样天然氛围下露营,令许多来玩的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新告露营经济的火热正是洛江依托资源优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近年来,洛江依托晋江东溪支流罗溪段和洛阳江支流河市东溪段山水底色,紧扣“微度假、慢生活”定位,推动新告村、洪四村、万金桥等露营点位向多元化、品质化发展,并通过策划主题化、季节性活动,使露营经济成为吸引流量的利器,节假日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有效撬动休闲消费升级。

  此外,洛江创新发展文旅新兴业态,助力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其中,研学沉浸之旅“华优-趣游一夏”入选2024年福建省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创新推行“农业联盟”“国企+村集体”等模式,成功引进台资3亿元建设台湾优良食品观光产业园;俞大猷公园获评省级“五个美丽”典型案例。围绕“东溪十里景、农文绘新旅”等主题,精心打造华优粮食博物馆、俞大猷公园、新告露营基地等一批标杆项目;依托洛阳江流域资源,提升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洛阳桥乡村好货展示馆、滨江农业公园,打造融合河湖水利、民间传说、名人历史、桥梁建筑文化的特色旅游线路。目前已成功培育1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7个省市级旅游村和14条精品线路。

  现代农业发展也稳步迈进。洛江深度培育“一村一品”,做强山边槟榔芋、白洋甘蔗等特色品牌,推动洪四熟地、后溪米粉、白洋酱菜加工、山边花卉入选市级“一村一品”,提升华优研学基地、丰田果蔬种植场、新东村现代农业基地、罗溪田园农耕体验,打造优质农业生产与体验新模式。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也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相关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福建乡村振兴简报》、《泉州晚报》等媒体平台广泛刊发,全域旅游、露营经济、城乡融合等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

  聚焦文化活动赋能

  激活美丽经济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洛江持续聚焦文化活动赋能,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送达基层,不断满足村民精神需求,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显著,文化创作推陈出新。洛江完成口述档案拍摄存档,出版《泉州祭十班习俗》连环画、《陈三五娘传说》唱本等一批文化成果;每年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等品牌活动,积极培育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将砖雕技艺、十音铜锣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融入工业研学线路,推动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同时,精心打造原创歌曲《一米阳光》《赤子》《赤胆忠心》《洛江·序》,朗诵作品《中国成语里的洛江》、南音《荔镜奇缘》、舞蹈《俞大猷》等10余个原创作品,推动全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乡村既有“文艺范”又有“烟火气”。洛江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春晚、“‘洛’有你·更有福文化专场活动”、“文润刺桐 邻里共享”五大乐章系列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艺走洛江”等1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集聚人气,带动文旅消费。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虹山油菜花、乡村美食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乡村活动350余场、惠及近5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2亿元。

  从“环境整治”到“生态变现”,从“美丽资源”到“美丽经济”。如今,绿水青山流淌幸福,绵延流域焕发生机,一幅“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的美丽画卷在洛江正徐徐展开。(洛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