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畲族服饰到畲家婚俗,《畲山蝴蝶飞》把畲族民俗文化元素做足。
在戏剧演出中传播非遗
在创作过程中,伊亮最先想到将闽剧音乐与畲族音乐相融合。“据罗源老一辈文化工作者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源民间的戏剧就有畲族音乐元素。”伊亮说,这证明闽剧音乐与畲族音乐是可以相结合的。因此,他将闽剧唱腔用畲歌进行美化,并用葫芦丝作为这部剧配乐的主要乐器。经过四个月的反复研讨、推敲、打磨,最终形成观众所看到的闽剧《畲山蝴蝶飞》。
ldquo;这是一部令人为之感动的好剧。”陈建萍说,在这之前她对畲族不甚了解,然而当她看到剧本,便燃起了创作热情。为了在剧中体现非遗与畲族元素,陈建萍选择从细节方面入手:在服装上让演员们穿着畲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在采茶女的舞蹈动作中融入了畲族舞蹈,在舞台设计方面采用畲族剪纸为背景,在道具上选择畲族最具代表性的定情信物——凤凰彩带……
ldquo;我希望可以通过这部新剧,让更多人走进剧院,在看戏中认识非遗,感受闽剧以及畲族文化的魅力。”伊亮说,《畲山蝴蝶飞》被赋予了全新的美学意义,每个观众都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作为福州市戏剧会演的参赛剧目,《畲山蝴蝶飞》已经完成精彩亮相。同时,它还承担着罗源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系列活动的重任。罗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传统闽剧与畲族文化的激情碰撞,将罗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宣扬、传播出去,让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走得更远、惠及群众。(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