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率先出台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 打造“绿盈乡村”绘就振兴蓝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生态振兴怎么干?生态美、百姓富如何实现?日前,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生态振兴谋篇布局,明确提出打造“绿盈乡村”。
“五留四绿三优化” 2022年“绿盈乡村”占八成
《规划》凸显“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目标,通过打造“绿盈乡村”品牌,实现“五留四绿三优化”。
“五留”,即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四绿”,包括4个方面:“绿化”,即林灌草结合,实现村庄处处有绿、是山皆绿,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绿韵”,即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蓝天上、小溪间、田埂里,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田更洁等八个方面目标;“绿态”,即树立绿色发展导向,不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魂”,即把生态文化理念扎根村庄并转化为村民的思想行动自觉,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三优化”,即优化生产空间,做到集约高效;优化生活空间,做到宜居适度;优化生态空间,做到山清水秀。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山区、沿海、海岛等不同村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按初级版、中级版与高级版分梯次建设具有八闽特色的“绿盈乡村”。预期到2022年,实现全省“绿盈乡村”占比80%。
八大建设百亿投资 有“面子”更有“里子”
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里子工程。如何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规划》明确八个方面建设内容,干货满满。
山更好,优化乡村生态空间。包括实施空间用途管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自然保护地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等。
水更清,推进流域综合整治。包括实施“清新水域”工程、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等。
林更优,提升林地生态功能。包括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和创新林业经营模式,基本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覆盖九市一区。
田更洁,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包括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等。
天更蓝,守护“清新福建”品牌。包括推进大气污染源头减排、实施清新攻坚行动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海更净,构筑陆海联防体系。包括严格落实围填海管控政策、实施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统筹海陆同防同治和加强海洋资源养护,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业更兴,绿色发展引领生态富民。包括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合力推进生态扶贫。
村更美,梯次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分初级版、中级版与高级版梯次推进。
据介绍,福建省将围绕八大建设内容推出第一批重点项目38个,总投资过百亿元。主要涉及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百区千带”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和户厕改造等方面。
强化制度保障 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如何夯实制度保障?《规划》围绕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干”字。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省发改委、财政厅、工信厅、农业农村厅等10个部门组成的乡村振兴专项小组,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同时,将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要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要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该负责人表示。 (魏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