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建省公布的2018年各地河长制工作综合考评中,泉州延续2017年佳绩,以97.4分的综合评分成绩再次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泉州市按照“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和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改革办在《改革情况交流》专文刊发《泉州市建立“六项机制”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泉州还应邀到中组部、水利部举办的河长制研究班作专题讲座,到山东省、内蒙古鄂尔多斯作河长制工作专题授课、经验介绍。□记者 林铭珊 通讯员 黄玉娇
覆盖更广
工作体系延伸至湖库与内沟河
配齐配强队伍,筑牢管河工作体系。目前,我市已构建“三级五层双河长”组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设立区域双河长,增设部分重点流域双河长;在全省率先实行内沟河河长制、湖长制,全市共设置河长759名、内沟河河长39名、湖长197名、专管员1192名,大河小溪、大湖小库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设立流域河长办,切实强化流域统筹治理;先行开展晋江、南安、惠安等相关镇河长办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市级投入2100万元,用于开展一河一档、入河排污口排查等基础工作。
配强河道专管员。选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及工程、水利方面专业知识的河道专管员;增设内沟河专管员70人,对中心城区内沟河实行网格化管理。
机制更全
六项创新构建河湖管护新格局
创新建立集中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全面建立17个相邻区域河湖治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提高涉水违法行为的处置效率。
创新建立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机制。在全省率先组建以退休领导干部为主的“河湖长制观察组”,每周开展1次巡查活动;实行“四不两直”月考评制度,对各县(市、区)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在当地媒体开设河湖长制曝光栏曝光暗访发现问题;建立“分办、督办、查办”工作机制,去年市本级共监督解决涉河涉水问题1080个。
创新建立科学严密的监测监控机制。水陆空并进、全方位排查,在主要入河排污口等建设水质监测点559个,比增389个;在东溪、西溪流域建设190个监控点,在九十九溪流域建设250个监控点并投入使用;开发建设巡河APP系统,并在全市11个县(市、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启用;对全市1367公里重点河段定期启用“无人机”巡查,开列问题清单113个。
创新建立协调配合的执法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河长办与检察院”联合执法监督机制,设立13个检察官工作室;泉港、石狮等地设立“河道警长”;永春等地设立“生态警察中队”;安溪设立“行政执法巡河队”。出台《泉州市内沟河管理条例》,将内沟河保护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完成《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并审定。
创新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评比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市河长办成员单位绩效考核机制,将18个成员单位河长制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开展市、县、乡逐级考核,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60万元专项资金对考核优秀的县(市、区)进行奖励。开展“星级河道”评比,安排450万元资金,对20条星级河流给予奖励。强化问责问效,3位县级河长、10位乡镇级河长受到约谈,1位乡镇级河长受到效能问责。
创新建立共建共享的宣传引导机制。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河长制工作297篇,在全省率先创建河长制电视云平台,开设河长制访谈栏目,开展“四进”宣传以及巡回宣讲。
力度更大
整治一批河湖重点难点问题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一线检查推动,一项一项抓河湖问题整改落实。四位副河长围绕流域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挂图作战,攻坚克难。
加快推进生活污染攻坚治理。对涉及生态敏感区周边的607个行政村开展生态敏感区专项治理,细化实施方案、全力攻坚推进;市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用于劣Ⅴ类河流治理。2018年完成农村三格化粪池改造8.09万户、污水管网建设178公里,新增630个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实现2060个行政村(含5个村改居)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
加快推进工业污染攻坚治理。去年共开展涉水重点污染源监督性检测215家次,废水排放达标率98.6%;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约5.1万人次,检查企业2.09万家次,立案处罚企业762家。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去年共关闭退出生猪养殖场(户)300家,削减存栏生猪5.7万头,并完成保留的222家生猪养殖场建档立卡工作;清退渔业网箱养殖1.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大力推进清理牛蛙养殖污染,共清理牛蛙养殖场29家。
大力推进“四乱”专项整治。去年共拆除涉河违章建筑22.53万平方米,清除弃土弃渣37.01万立方米,打捞河漂垃圾71.94万立方米,取缔非法采砂点38处。自去年8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目前已进入集中整治攻坚阶段,310个“四乱”问题大部分完成整改。
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去年共完成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长度39公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长度16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亩、中小河流治理18公里。
有序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推进晋江东溪、晋江西溪、洛阳江、九十九溪在内的4条市级流域的系统治理规划工作;去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清新流域建设”,15条清新流域样板工程已全部启动建设,完成投资3.7亿元。
通过以上措施,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去年主要流域13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100%;13个实际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