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就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今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重刊了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5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推进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弘扬闽都文化,点燃了闽都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之火,为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
福州重视古厝保护利用,三坊七巷吸引众多游客。
一以贯之 保护名城
“芙蓉如面醉清秋”,眼下正值芙蓉花开时节,一场秋意赏花会正在朱紫坊芙蓉园举行,这场美丽的花会将持续至11月3日;位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建郡会馆、永德会馆、利发巷(89号~93号)等一批古厝修复完成,于今年国庆期间首次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国庆“打卡”热点;三坊七巷的水榭戏台时闻丝竹声动……
漫步福州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总会让人触摸到福州千年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思想,先后投入160多亿元,重点对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进行保护利用。
今年初,我市打造的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陆续亮相,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了城市特色风貌。市名城委主任杨勇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榕工作期间,着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许多开创性探索与实践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习总书记注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科学理念与具体实践在我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多措并举,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全面梳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突出闽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大力弘扬闽都文化。今年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0年在福州举办,这是对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遗产保护 再动真格
位于下杭路的罗氏绸布庄目前正在加紧修缮,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将作为福州非遗展示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示福州非遗文化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在经济发展了的时候,应加大保护名城、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护好了,就能够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
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7月29日召开了福州古厝保护工作部署会,部署了古厝保护和文化传承12项重点任务,将罗氏绸布庄打造成福州非遗展示馆便是此次会议部署的任务之一。会上还密集印发了“1+6”系列政策文件,对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进行全市域、全要素、系统性的部署推动。
此前,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于7月26日~28日在福州举办了“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广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兄弟城市代表共聚榕城,围绕“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主题,进行交流对话、考察研讨。我市还聘请了15位专家学者为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专家顾问,借智共同守护闽都文化之“根”、留住闽都文化之“魂”。参加论坛的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深有体会地说:“福州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动真格的!”
传承经典 闽韵流芳
连日来,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正在福州举行,这是该艺术盛会时隔26年后重返福州。本次盛会,集中展示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戏剧艺术最新创作成果。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清晰地记得,1993年在福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是中国戏剧节首次走出北京。他告诉记者:“我当年就是在家门口领取的‘梅花奖’。”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演员吴则文为我市喜摘第二朵“梅花”,使得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成为福建少数同时拥有“两朵梅花”的院团之一。
昨日,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主任杨东深有感触地说:“20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力支持闽都文化事业发展,为振兴闽剧、繁荣文艺打下了坚实基础。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再度在福州举行,是对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活动的传承和接续。”
据了解,5年来,我市每年安排约500万元扶持精品创作,以市属院团为主阵地,带动全市国有和民营院团创作生产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体现时代特征、富有闽都特色的精品力作。其中,闽剧《王茂生进酒》《红裙记》《林则徐复出》《兰花赋》《林则徐与王鼎》、曲艺《春回坊巷》等先后参加国家级展演并获奖。仅以本届戏剧节为例,我市就有3台剧目入选展演剧目。这些精品,进一步扩大了福州戏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 吴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