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湖来了高科技“护水团” 全方位织密水质监测网
11月25日下午,一架无人机接到巡查任务,从周边“机场”腾空而起,目标是左海片区的广阔水域;一艘橙红色的无人船在水面“开航”,沿着预设航线往湖区深处前行……在西湖片区,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护水行动”正用心做好水质的加法。从无人机、无人船,到便携式自动采水设备,首次集结“上岗”的高科技装备与水下悄然生长的苦草“森林”、智慧调度系统一道,织就一张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测治理网络。
无人船在西湖片区巡查。记者 陈暖 摄
空中“鹰眼”揪排污
平静的水面上空,无人机在巡查作业,红外镜头扫过湖面。热成像图谱上,温度异常点无所遁形。左海的“体温”实时化作数据流,加密直推到智慧城市“大脑”。
福州水务集团所属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过去主要靠人工查看河道两边是否有排口、是否存在污水混接或者有偷排现象。受现场环境所限,有些地方人无法到达,有时水下情况肉眼无法看到。
目前在西湖片区引入的无人机热红外拍摄手段,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在市区布设有无人机机库,随时可以远程遥控起飞,巡查湖区水质。”福州市冶城集团权属企业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执行沿河污染源排查工作的无人机搭载着“特殊”仪器,可以进行红外热成像智能检测。因为排口排出的水的温度跟河水温度有差异,即便是在水下偷排或夜间偷排,也会以热成像的方式被无人机抓拍到,无处遁形。
“无人机能精准识别异常温度点,及时发现水质异常点位,便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该工作人员说,无人机编队可以执行多场景的协同作业,无人值守情况下,应急数据能实现10公里外一键全景回传。
水上“灵眸”盯水质
“除了无人机的‘火眼金睛’,在西湖,我们还有自己的水上‘移动实验室’。”市生态环境局监测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水质采样是掌握水体健康状况的关键一步。此前,西湖等城区水系大多采取传统人工采样模式,周期长、风险高、排查范围有限,数据连续性也不足。
面对痛点,能“钻空”、能采样的无人船已成为西湖片区水域监管的核心“管家”。无人船由相关部门和闽江学院合作打造,长1米、重45公斤,能高效按照预设航线自主航行,精准抵达指定点位,完成水样采集、保存与回传,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无人船能够轻松进入传统采样船或人工难以抵达的湖区死角,船上搭载的高性能水质传感器可执行流动或定时、定点、定量的水质样本采集与多参数实时监测。
无人船分析速度快,可灵活集成水质采样系统、COD(化学需氧量)分析仪、氨氮传感器、叶绿素荧光仪、蓝绿藻检测模块及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等设备,实现从常规指标(如pH、溶解氧)到复杂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多项关键水质指标的全方位高精度监测。
“遇上紧急情况,我们能实时操控无人船执行特定任务,实现全自动河道巡查。”相关工作人员说,监测结果可实时上传、记录,为水质评估与污染溯源提供更为丰富可靠的数据基础。
常态监测护“明珠”
秋冬之交,西湖水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在左海片区的4个分区,根据11月25日的数据,不少监测点的透明度能达到1.5米。
本轮监测和治理,采用了人工加智能检测两种模式。一方面,省驻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排联调中心监测站、鼓楼环境监测站三方协作,每周常态化开展补水通道和西湖湖体人工监测;另一方面,在补水通道及湖体安装便携式自动采水设备,具备防盗设计和定位功能,可根据管理需要灵活调整采样时间。在雨量、水量与水质发生变化时,相关设备能自动触发采样,实现精准响应。采样瓶配有唯一性标识码,开盖即自动记录,有效保障样品在运输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与溯源性。
采集的水样将会送到闽江自动化检测实验室进行高效检测,约半小时即可生成一组数据。通过该系统获取的高频、真实、可追溯的水质数据,将为西湖水质提升与综合治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更智慧的数据支撑,助力构建精准、高效的水环境管理新模式。
据专家介绍,目前对于西湖的常态监控是全方位的。西湖周边的单位、小区有可能存在隐蔽的排污点,依靠传统的方式无法精准定位,通过常态化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就能精准锁定影响西湖水质的相关目标,再通过网格化管理,快速高效解决排污问题。(记者 孙漫 石磊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