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历经三审 备受各界关注

2020-03-27 09:38:13|来源:厦门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葛宁远

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历经三审 备受各界关注

  翔安新圩打铁匠吴金钟一直苦于徒弟难找。 (刘小东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 每个厦门人心里都有一幅“闽南文化画卷”,里面有着生动具体的元素。制定一部法规,保护发展闽南文化,这是厦门人的共识。

  前不久,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对《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进行三审,下个月法规草案将进入四审。这部法规草案从立法之初,就引起社会各界和市民的高度关注。立法审议过程中,许多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各自观点,对闽南文化的保护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是否所有濒危闽南文化项目都要抢救传承?被时代淘汰的项目是否让它自然退出历史舞台?闽南方言的推广该硬性规定,还是以鼓励为主?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闽南文化项目,是否还需要列入保护名录中?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立法”系列报道,对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报道。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表示,这部法规的审议将坚决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增强互动,多听专家及市民的意见,拓展代表和群众参与立法的新路径,广泛吸纳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确保立出有用的法、管用的法、经得起推敲的法,切实提高立法质量。

  补缸师傅的遗憾

  “这手艺以后估计是要断了”

  64岁的补缸师傅林家福,最近开始忙起来。随着省内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找他补缸的电话又多了起来。林家福平时都在厦门古龙酱文化园补缸,园内近6万口酱缸,经他手修补过的就有4万多口。但他的业务范围远不止厦门古龙,“闽西南这一带酱油厂酒厂,会用到大缸的,很多都会打电话来找我去补。”

  16岁跟着叔叔学艺,补了快50年的缸,林家福最多时一天能补40多口缸。缸滚两步,敲一敲,他就知道坏在哪。年轻时,骑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补缸时,常会碰到同行,“有时我在这条街吆喝,远远的,听到另一条街也有师傅在喊‘补——缸,补——瓮’。”但现在,林家福越来越孤单,有的老师傅已经去世,有的已经转行,“就我知道的,闽南这一带好像就只有我还在补缸了。”

  73岁老厦门居民陈招娣,仍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六七口大缸,房前屋后厅内厨房,随处能见。水缸、米缸、酱缸、酒缸,各种用途,“水缸都放厨房,以前没有自来水,都是到井里打水回来储存在缸里。买新缸贵,缸破了就找师傅来补。”陈招娣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的缸越来越少,直到没了。自来水通了,不再需要水缸;生活好过了,买东西方便了,酱缸酒缸不再用得上,大米缸也变成了小米桶。补缸师傅的吆喝声日渐在街巷中消失。

  昨天,林家福告诉本报记者,还是没收到徒弟。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尝试着收徒,“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干,有的干了不到半年也嫌太累放弃了。”林家福的补缸秘方是爷爷辈传下来的,有100多年了,秘诀就在调制生铁粉的混合液体。这配方是祖传的,不对外。林家福说,这手艺以后估计是要断了。

  日渐消失的老手艺

  “闽南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变”

  面临失传的闽南老手艺,远不止补缸这一项。

  翔安新圩50岁打铁匠吴金钟,14岁跟着父亲学艺,凭祖传手艺,他的打铁铺至今都还算生意不错,“特别是到农忙时,附近不少农民找来,打些农具。”尽管如此,吴金钟一直苦于徒弟难找,“年轻人都不爱干这个”。事实上,岛外的打铁铺已日渐稀少,打铁铺开在岛内的女铁匠陈根旺,生意也不景气,只有一些修修补补的活。打铁近50年,她把铺子关了,一心回家带孙儿。

  补缸、挽脸、撑船、缠花、补篮、打铁、木雕、磨豆腐……传统老手艺正逐渐被机械化现代化所取代。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直言,这些传统老手艺只是闽南文化的一小部分,随着历史变迁和地方传统文化自身的更迭发展,闽南文化中的许多老手艺、老习俗、老传统等都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甚至已经消亡。

  在这次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审议中,拯救、传承已经濒危或者失传的闽南文化,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焦点话题之一。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郭晓芳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闽南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在改变,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草案提出建立保护名录制度,划定重点保护区域,从地域空间、传承人、保护队伍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强化闽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争议:尽量抢救还是自然退出?

  “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历史记忆留档”

  拯救、保护、传承、发展闽南文化已是共识,但在具体项目上,不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市民产生争议——是否所有濒危、消亡的闽南文化项目都要抢救传承?

  一种观点认为:闽南文化项目相当多,有些项目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生命力了,抢救后也只能进入“ICU(重症监护室)”,难以传承。比如闽南的一些丧葬风俗,根据《厦门市志》,厦门的丧葬风俗有移厅、停柩、出山、入土、守孝、拾骨等,里面有不少习俗已不合时宜。市民葛淳直言,不一定所有的闽南文化项目都要拯救传承,对于一些“大浪淘沙”后被时代淘汰的项目,可以让它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彭一万则表示,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组织专家对不同项目进行甄别、评估、判断,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项目,即便在时代大潮中濒危、消亡了,也应该想办法重新拯救出来,“能保留尽量保留,能传承尽量传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社科学者詹圣泽长期关注闽南文化,他认为,可用“扬弃”“吐纳”辩证妥善处理闽南文化的传承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闽南文化在传承基础上,要与先进文化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引导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相适应、相促进,进而挖掘和创新出具有时代特征、当地特色、对高质量发展有贡献的新闽南优秀文化。“来自民间,立足人民,移风易俗,服务社会,让有价值的闽南文化焕发新的光辉,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论去留,大多数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学者、市民表达了同样观点:即便是无法或不适合再活态传承的项目,也应该组织力量对其进行历史记忆的留档,包括历史影像、口述历史等方式,把它尽可能详细、本真地还原,保存进博物馆中,让后代能够永远看见、记得。

  省、市人大代表,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说,“就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说,一个人真正的消失不是死亡,是被所有人忘记。闽南文化项目也是如此,所有人都遗忘了,才是真的消亡。”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