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福州加强品牌建设路径建议

2020-07-13 09:54:25|来源:福州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胡晓萌

  品牌强则经济强,一个城市要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是关键因素。一个城市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经济崛起和发展的后劲。为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福州加强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福州加强品牌建设路径建议

  6月12日,在林则徐纪念馆,手工艺人进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脱胎漆器的制作与展示。本报记者 池远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城市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品牌强则经济强,一个城市要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是关键因素。一个城市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通常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经济的崛起和发展的后劲。

  福州市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

  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市近年来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统筹推进全市品牌建设,加强对品牌创建工作的引导,不断提升自主特色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截至去年,福州市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207770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315件,驰名商标55件,地理标志商标26件,地理标志产品11项,中华老字号10家,福建老字号34家,福建名牌产品318项(2018年底已停止评选)。全市共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2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4项、省政府质量奖企业6家、省标准化贡献奖34项。

  但作为沿海省会城市,福州市品牌建设还存在品牌数量总体偏少、品牌发展不均衡、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弱、品牌营销推广和渠道转型乏力等问题和不足。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发布的2019年全国省市县商标主要统计数据显示,福州市的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为20.8万件,不仅落后于广州(125.1万件)、杭州(66.8万件)等沿海省会城市,也落后于郑州(34.8万件)、长沙(26.3万件)等中部省会城市,与福州的经济发展地位不相称。

  品牌强则经济强,一个城市要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是关键因素。一个城市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经济崛起和发展的后劲。为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福州加大加强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福州加强品牌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引领,强化制度供给。

  建议积极发挥党委政府推动作用,成立品牌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全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协调联系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跟踪推进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品牌的建设工作和成效,并纳入考核体系。

  同时,建立各级政府品牌战略实施经费专项预算和拨付制度,引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对品牌建设的投入。适时调整完善相关品牌建设的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创品牌的内生动力。制定商标品牌扶持政策,借鉴广东省做法,将企业商标注册费用按法律规定计入研发费加计扣除范围,提高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市场主体商标申请积极性。

  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品牌培育指导站,编制企业品牌工作指南。指导驰名商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设立品牌管理部门。组建品牌培育专家团队,瞄准目标企业、目标产品实施精准个案对接、专业扶持。支持和鼓励品牌培育与运营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专家会诊等品牌专业化服务;支持自主品牌开展商标海外注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品牌兼并收购、品牌授权经营以及品牌国际化推广等活动。

  (二)深挖地方特色,培育“福州制造”。

  以茉莉花茶、海产品、水果、食用菌等具有福州特色的“名、特、优、新、稀”农林渔产品资源为重点,建立商标品牌培育资源库,加快对农林渔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等业态的品牌培育,做强做大福州特色地理标志商标品牌。

  积极推进福州市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打响闽都文化、温泉养生、清新生态、滨海度假等特色品牌。推动工艺美术、文化和生态旅游、特色节庆、土特产品、体育赛事、民间文艺活动等传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品牌资源。

  特色农业优势比较突出的县(市)区,应积极担负起品牌创建的政府职能,组织区域行业协会等申报集体、证明商标,优先扩大提升福州茉莉花茶、连江鲍鱼、闽清橄榄、永泰李梅等农产品地域公共品牌影响力。

  同时,培育制造业领域优势品牌。重点围绕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等超千亿行业集群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引导传统制造企业与现代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福州制造”品牌企业,形成一批“福州制造”品牌产品。

  支持现代服务业品牌发展。重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类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培育一批高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引导“老字号”企业、传统服务业企业和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有效运用商标品牌实施连锁经营等方式,围绕核心品牌做强做大。

  (三)提升产业质量,增强品牌后劲。

  支持高校开设品牌课程,培养品牌培育、保护、运用、服务等专业人才。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形式联合培养专业技术工人队伍。大力倡导践行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培育“福州工匠”,以匠心铸精品,让高品质成为“福州制造”的“金字招牌”。

  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度。选择一批在各行业基础较好或潜在发展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组织专家诊断、参观学习等途径,着力标准提档、技术创新、管理升级、质量提升,不断提升在行业中的主导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营造“比、学、赶、超”的品牌发展氛围,通过品牌建设推动福州市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健康发展。

  引导建立开放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盘活存量资源,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打造提升一批突显区域产业特色、科技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园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推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发展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技术创新品牌。

  (四)建立共享机制,推进品牌国际化。

  建立市场监管、工信、商务、农业、海关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全市企业商品出口及商标国际注册的最新动态,研究解决国际商标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编制相关国家和地区商标申请及商标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加强商标海外布局规划,指导企业根据业务需要注册马德里商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盟、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单一国家等区域性商标。

  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海外品牌。引导企业树立“商品出口,商标先行”意识,筛选一批出口生产企业,精准培育提升海外商标注册水平。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组织活动,以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引领品牌国际化。

  (五)保护知识产权,强化品牌监管。

  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成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对重点产业或重点专业市场,组织开展执法维权行动。实施重点商标预警,对驰名商标、高新技术和规上企业商标、涉外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等进行全方位商标动态监测;对产品外观专利等侵权行为快速处理,切实加强专用权保护。

  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实施“大展会驻点,小展会巡查”,重点打击链条式、产业化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加大对制假源头、重复侵权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继续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完善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间的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强与主要电商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联系,建立跨区域网络发展和治理合作机制,严厉打击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执法。

  (六)加大品牌宣传,优化品牌运营。

  加强品牌战略宣传,鼓励报纸、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媒体等市属全媒体资源,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重点交通枢纽设置自主品牌展销厅或高科技的展示屏。发挥行业协会在品牌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各行业协会组织推动相关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和展会活动,开展品牌专题宣传。促进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品牌传播。

  同时,优化品牌融资和资产运营。强化对商标和专利权质押的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价。借鉴广东省中山市等地通过“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或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估机构”共担风险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企业以商标品牌出资入股,实现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作,拓宽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促进品牌价值的转化、利用和提升。

  (作者单位:福州市社会科学院)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