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2018-12-29 12:03:39|来源:厦门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葛宁远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本报最新航拍

  位于岛内的后坑环卫基地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压缩中转站,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厦门岛内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坚实保障。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环卫车进出卸料大厅。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记者近距离观察垃圾处理过程。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工作人员在进行垃圾分拣。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工作人员操控摇杆和按钮,巨型抓斗将垃圾投入投料口内焚烧。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工作人员给记者介绍后坑环卫基地。

  -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走进后坑环卫基地,探寻垃圾分类给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殷磊 吴海奎 朱道衡 陈雅真 通讯员 李文林 图/厦门日报记者 何炳进) 在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7年快速增长后,今年,厦门终于“松”了一口气:2018年,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3万吨,实现了“负增长”。除了减量化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也明显提升,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从351千瓦时提高到385千瓦时,厨余垃圾中有机质含量也从40%多提高到60%左右……这些有减有增的数字背后,指向同一个“绿色密码”:垃圾分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12月26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沧桑巨变讲述百姓故事”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走进厦门岛内的后坑环卫基地,从环卫基地的变化,探寻垃圾分类工作给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也从中感受我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城市的行动力量。

  变化1

  减量化

  进站垃圾少了 19年老员工终于可请年假了

  早上10点多,从厦门岛内四面八方开来的中小型垃圾车,在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门口,有序地排队“卸货”。而站内,两台垃圾压缩机正一刻不停地运转着,过不了多久,一辆大型集装箱车就装满了经过压缩的垃圾,从后坑运往翔安东部固废处理中心。

  厦门岛内的垃圾,能够实现“日产日清”,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这个“枢纽”起了关键的作用。

  1999年,为满足城市垃圾转运需求,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投用。当时26岁的林来聪,成为中转站的首批员工。19年来,林来聪从一名集装车司机,成长为调度室主任,唯一不变的是坚守,他见证了中转站的每一个变化。

  “中转站的设计处理能力是日均600吨,但运行两三年后,就已经超负荷了。”林来聪说,“去年,中转站每天要压缩中转1700吨左右的垃圾,而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后产生的垃圾,最高峰将近3000吨。”垃圾处理量大,意味着人和机器都得超负荷运转。“我们只能用时间换空间。”林来聪说,“中转站一般是24小时运转,我们也经常要利用半夜较为空闲的时候,去做好机器的检修。”

  中转站垃圾量的剧增,也是我市垃圾量高速增长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7年,厦门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2017年,我市垃圾产生量达到186.4万吨,日均超过5000吨。若将厦门市的垃圾填埋于筼筜湖,则3年时间就可以把整个筼筜湖填平。

  事实上,厦门面临的“垃圾问题”,也是全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而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也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

  “垃圾分类开展以后,特别是今年,我们明显感觉到进站垃圾量少了。”林来聪说,如果扣除中转站正在升级改造的因素,目前,中转站一天处理量为1300吨左右,比以前少了约400吨。这些少掉的垃圾,主要是另外处理的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等。

  随着进站垃圾的减少,林来聪也有空歇一歇,今年,他请了年假,“在以前,从来不敢奢望请年假。”

  变化2

  资源化

  垃圾水分少了 焚烧效率更高了

  在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有着8年工龄的高国强,坐在操作台上,一手操作按钮,一手握着摇杆。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垃圾池上方,一个巨型抓斗抓起一大把垃圾,先向上移动,后靠右移动,随后,将垃圾投入投料口内焚烧。“这个操作,看起来像游戏店里的‘抓娃娃机’,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多了。”高国强说,一斗垃圾重量在2吨至3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抓斗的移动距离,要十分精确。

  “在以前,垃圾还没分类的时候,经常会有废旧沙发、床垫等大块头的垃圾混进来,这些垃圾要一个个挑出来,否则会把投料口卡住。”高国强说,“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了。”

  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环保专员陈仕奖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后,进厂的垃圾,水分明显减少。“以前是干垃圾、湿垃圾混在一起,要放好几天把水沥干,才能焚烧。”陈仕奖说,“现在垃圾的含水量少了以后,焚烧的热值也更高,发电效率也自然提高。”

  据统计,实行垃圾分类后,我市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从分类前351千瓦时,提高到385千瓦时。

  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我国最早立项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力度,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2018年8月,设计日处理垃圾1250吨的西部(海沧)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正式投产运行,预计年处理生活垃圾近50万吨,每年可提供绿色能源约1.5亿千瓦时电,每年可减少垃圾填埋库容约53万立方米。预计到明年底,东部(翔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将建成投用,届时,我市有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位于后坑环卫基地的垃圾分类处理厂,主要处理“厨余垃圾”,也就是居民家中产生的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环保工程师孔飞告诉记者,垃圾入厂后,要先通过人工分拣,把混入“厨余垃圾”里的玻璃瓶、金属、塑料等杂质挑出来,再送入厌氧发酵罐,产生沼气,用来发电。经过处理后的沼渣还可以生产有机肥料。孔飞说,垃圾分类开展以来,混入“厨余垃圾”里的杂质越来越少了,人工分拣的强度降低了许多,而且一些筛选设备用得也比较少了。更重要的是,“厨余垃圾”的有机质含量也从以前的40%多,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有机质含量越高,发酵处理的效率也就更高。”孔飞说。

  变化3

  环境更美

  升级改造设施设备符合更高环保要求

  “1999年,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刚建成的时候,周边还很荒凉,进出中转站的道路很多都还是土路。”林来聪回忆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后坑环卫基地周边已经是高楼林立,既有大型商场,也有写字楼、住宅小区等。

  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是岛内唯一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2015年,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共投资近九百万元,对技术、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环保升级,其中包括安装了一套脱硝系统,以及建设了一套臭气处理系统,同时整个垃圾处理作业区也进行了密闭性升级,做到100%密封。除了除臭技术升级,整个厂区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大幅度提升,不仅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最高级别要求,部分指标更达到欧盟2000的标准。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市环卫部门不断加大对垃圾运输车辆的升级换代。原来,一些车辆存在“跑冒滴漏”现场,造成路面污染,如今,这些车辆基本换成了密闭式的运输车辆。

  目前,已经连续运转19年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设计生活垃圾转运能力达3500吨/日。根据规划,新的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要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垃圾转运站,它不仅要配备先进的工艺设备,还要建成园林式的转运站,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据介绍,预计到明年5月,后坑垃圾压缩中转站改造工程一期将投用,到2020年,改造全部完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卫管理也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的人居环境也将越来越好。

  人物原声

  不断进行技改创新

  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环保工程师孔飞:从事环卫工作以来,我明显感觉到,在厦门,垃圾分类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时尚。平时,我总会在街上看到,许多小朋友在大人的带领下,主动做着垃圾分类。作为环卫技术人员,我们也将不断进行技改创新,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我相信,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未来的鹭岛一定会越变越美。

  工作环境变好了

  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值班员郑明莱:这些年来,垃圾厂里还有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工作环境变好了,空气变好了,噪音变小了,我们工作的干劲更足了。

  人物故事

  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环保专员陈仕奖:

  “臭爸爸”变成“香爸爸”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记者采访陈仕奖。

  “以前回到家,孩子都不愿意给我抱抱,嫌我身上臭。”谈及此事,陈仕奖有点伤感,他告诉记者,他从2005年来到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已经有13年了,目前是安全环保专员,虽然一直工作顺利,但是,却曾经被女儿的一句“臭爸爸”,击碎了心。

  他解释说,在垃圾分类全面推行之前,未分类的垃圾中,常夹杂着大量厨余垃圾,剩饭、剩菜腐败变质,味道令人作呕,特别是厨余垃圾中含水份很多,而之前的垃圾转运车,又是分离式的,箱体无法密闭,导致焚烧厂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工作一天,自然浑身也有臭味”。有一次,他劳累一天,刚下班回到家里,见到女儿在开心地玩耍,顿时疲惫消了一半,就上前抱起女儿,想要亲一口,谁知道女儿嫌他臭,挣扎着跑开了,口中还叫道“臭爸爸。”

  但是,情况的改变,在垃圾分类全面推行过后。厨余垃圾被单独处理,不再运到垃圾焚烧厂,污水少了,恶臭也少了,再加上垃圾转运车更新换代,都是采用密闭式,卸料平台干净整洁,这也大大减少了异味的产生,陈仕奖感慨道,此后,衣服和身上的异味少了很多,下班后,女儿也愿意跟自己亲近了。“闺女叫我‘香爸爸’了。”他笑着说。

  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垃圾分拣员向金成:

  为垃圾分类点赞

【福建时间列表】【厦门】【移动版】【Chinanews带图】2018年厦门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

  记者采访向金成。

  “实行垃圾分类之后,我们的工作真的轻松了不少。”在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的休息室里,向金成还没来得及将手上的工具放下,便和记者攀谈了起来。

  向金成告诉记者,2012年他从湖南老家来到厦门,便成了一名垃圾分拣中心的人工分拣员。位于二楼的一号车间,是向金成工作的地方。一进门,记者便看到,在传送带两边,有几名员工全副“武装”,正在忙着分拣垃圾。只见他们动作灵活,随着手上的钩子一拉一划,塑料袋里的垃圾齐齐散落出来;偶尔滑过一两件布条、玻璃,也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钩子往前一拉,顺势挑出了分拣带。

  “前几年的分拣,可比现在要复杂得多。”一旁的向金成笑着说,现在做的更多的是人工均匀物料,以便后续处理。还未开展垃圾分类前,人工分拣员要面对的是一大堆干湿混合的生活垃圾,种类可以称得上是千奇百怪,有带着木棍的拖把、布娃娃,还有搬不动的石块、水泥袋等大件物料。

  “但现在,基本上是一些剩菜剩饭、瓜果残渣啦。”向金成和记者说道,由于垃圾分类的前端工作到位,不仅省了人工,厂里面原先用于分选塑料、橡胶的机器,都慢慢淡出使用;两个人工分拣室,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个,但却能满足处理需求。

  链接

  “新闻大篷车走基层看变化”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采访200多位干群刊发17个整版报道

  以“见证沧桑巨变讲述百姓故事”为主题的“新闻大篷车走基层看变化”大型采访活动,到今天圆满结束。10月下旬以来,厦门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80多人次,深入17个反映厦门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场所,采访了200多位基层干部、普通百姓,刊发了17个整版、8万余字的相关报道和近百张新闻图片,见证当地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记录普通市民的精彩故事。用百姓的视角,真实呈现了厦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宏伟巨变。

  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厦门。厦门从一个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开放浪潮中,搏浪前行,蜕变成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落实中宣部等九部委关于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部署,两个多月来,厦门日报社记者深入街道社区,走进田间地头,下到园区基地,踏入项目工地,敲开百姓家门,捕捉鲜活的城乡发展场景,记录生动的百姓幸福故事,感受伟大的改革发展成就,努力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向读者讲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也解码了“厦门奇迹”的成因和实现机理。

  “新闻大篷车走基层看变化”大型采访活动同时也是《厦门日报》作为城市党报,践行“走转改”,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自觉行动。通过这场主动精心策划的活动,厦门日报社记者锤炼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谱写出新闻宣传工作新的篇章。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