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线上线下结合带来新商机 "双12"商家消费者都是赢家

2017-12-13 10:15:42|来源:厦门网|编辑:颜学辉|责编:孟慧

  原标题:线上线下结合带来新商机 "双12"商家消费者都是赢家

  【财经 图文】【滚动新闻】线上线下结合带来新商机 "双12"商家消费者都是赢家

  湾悦城里,市民正在扫码领红包。

  【财经 图文】【滚动新闻】线上线下结合带来新商机 "双12"商家消费者都是赢家

  市民正在扫码购物。

  超市排起了长队,早餐店、便利店、咖啡厅也被上班族挤爆……在新零售浪潮的席卷下,今年的“双12”来得比往年都猛烈一些,厦门有超过3500家商家参与折扣优惠,大幅的优惠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引流到线下

  商家消费者共赢

  新零售的最大特征就是在线上红利开始减少的情况下,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充分挖掘线下消费。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阿里入股新华都等商超(详见昨日A9版)的关键原因。而口碑“双12”一直被认为是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最佳试验田,从昨天厦门的消费情况来看,新零售威力初显。

  今年的口碑支付宝“双12”,星巴克、海底捞、肯德基、必胜客、家乐福、屈臣氏等连锁品牌加入其中,厦门当地的向阳坊、安德鲁森、老知青、鱼旨寿司也纷纷加入,整个厦门地区有超过3500家商家参与。湾悦城戏锅火锅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店昨日的销售额同比几近翻倍,客流量也大增八成以上,他认为,口碑这样的线上平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流量。

  除了餐饮商超外,今年“双12”范围更加广泛,美容美发等行业也加入其中。据湾悦城的SO HAIR负责人介绍,该店给出了很大的折扣,洗头从40元优惠至15元,昨日销售额保守估计可以增加80%,新增用户比较多。

  昨日很多市民也享受到了折扣。白女士在朋友圈晒出了千尊比萨的优惠账单,消费了127元,省下了37元,而有些人通过抢红包的方式,甚至能减免更多的钱。来自口碑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7时,厦门市已有74万市民参与口碑支付宝“双12”,在全国排名第24,是上周同期的2.5倍。

  采用新技术

  商家打折更有底

  新零售的第二大特征来自新技术对消费终端的改造。昨天,厦门3500多商家参与了各种方式的打折促销,销售额大幅增加。那么,各个商家的打折方案是如何制定的?什么样的折扣方式更能吸引消费者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厦门商家最近采用了口碑收入月增计划的智能营销工具,可以让商家优惠券形式和新潮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打个比方,某个餐厅同时来了两个客人。其中一个客人生活节俭,吃饭通常只花20元;另一个客人则口味挑剔,通常只吃固定的两道菜。如果这家餐厅加入了口碑的收入月增计划,那么很可能出现的场景是:同样扫码领优惠,生活节俭的客人领到一张满25减3元的满减券;口味挑剔的客人则领到一张她从来没点过的某道新菜或者是某道高毛利菜品的单品优惠券。

  德庄火锅厦门万达店最近一直采用这种新技术,据负责人卢玉婷介绍,最近营业额同比之前大幅增长,到店交易笔单价提升了约130元左右。“新技术对于我们不仅是‘锦上添花’,也越来越成为品牌创造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卢玉婷表示。

  戏锅同样是新技术的受益者,他们在“双12”推出了满250减28元,这样的优惠就是根据智能营销工具算来的,并有效地增加了客单。

  记者观察

  线上线下结合才能共赢

  今年,无论是“双11”还是“双12”,线上线下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趋势,实体店的销售特征是电商无法取代的,而电商带来的流量又是实体店所需要的。

  消费者对线下购物体验的依赖还来自于对消费时间的可控性。在网上订货,收货时间取决于商家、平台和物流,一切都相对被动,消费自由度欠缺。但在实体店,消费者可以随买随用,消费时间的自由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消费行为。

  实体商业另一大吸引力还来自即时消费产品,比如餐饮和娱乐,人们在商场吃饭、看电影,顺便买买买,关联消费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面对实体商业的天然优势,“双12”以线下为核心的理念就可以理解了,这也是未来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着力点。(海西晨报 记者 钟宝坤)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