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三明尤溪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打造全国食用菌产业新高地
    尤溪县不断加强布局,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持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今年,尤溪正在积极申报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聚力打造全国食用菌产业新高地。
  • 漳州:一片绿叶富一方
    近年来,漳州市平和县突出茶叶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白芽奇兰茶特色品牌。在这片土地上,一片片青翠的茶叶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 锚定“智改数转”方向,周宁县以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近年来,为了让青梅成为增收“致富果”,永泰县出台了振兴李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从“枝头”到“心头”全程守护青梅产业发展。
  • 近日,《关于财政金融协同支持陶瓷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从智能化改造、品牌价值提升、产业融合、跨境贸易等方面推出10条具体举措,真金白银支持德化陶瓷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在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后,一条条绿鳍马面鲀由实验室畅游向海,为莆田养殖户带来致富新希望。如今,这条鱼正依托科技创新、产业延链等途径,逐步带动传统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养殖户增产增收。
  • 南平延平:多维驱动 激活文旅新势能
    南平市延平区以1800余年的建县史为底蕴,依托“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资源禀赋,近年来通过激活消费场景、深挖文化内涵、借势影视赋能,推动文旅产业向纵深发展,逐步转型成为闽北文旅经济新高地。
  • 漳州平和:从“文旅+”到“+文旅”
    从拓展做大全域旅游的三篇文章,到“文旅+”“+文旅”的探索,平和县正以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 从《寻梦闽都》打造虚实交融的光影之旅,到《最忆船政》折叠剧场重构历史现场;从非遗漆艺的数字化重生,到文博考古的火热体验……当下,福州文化数字化浪潮澎湃,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纷至沓来。
  • 近年来,洛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打造全域文旅精品,在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如今,洛江文旅市场的新业态、新项目日益多元,彰显着“处处有戏、步步皆景”的别样风采。
  • 近年来,宁德市持续做热做优滨海、乡村、研学等各类旅游产品。开通三沙—北礵游轮航线,上线宁德零碳城市会客厅“东湖之光”电动观光游船、“蓝海60”游艇,推出“东湖之星”环东湖游、“山海交响”跳岛游……
  • 周宁县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文创产业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文化企业培育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切实以文创为文旅发展赋能添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 龙岩永福镇:贴心服务成就茶樱共生
    漳平市永福镇独特的“茶樱共生”景观,不仅是台商台农近30年匠心的结晶,更是漳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台企扎根发展的生动写照。
  • 三明市龙湖村:闽台携手 古村新生
    春风拂过龙湖古村的青石板巷,白墙黛瓦的民居轻披春色,修缮一新的龟山书院飞檐流丹……这座曾孕育“程门立雪”典故的千年古村,正伴着闽台携手奏响的乡建乡创交响曲,在焕新肌理中绽放出新的生机。
  • 《厦门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实施,从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坚决遏制乱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切实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福建省税务局正式出台《关于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 维护法治公平税收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推出“20国(地区)”跨境投资税收锦囊,多举措力促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 厦门市司法局以“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引擎,通过平台集成、服务创新、资源聚合,构建起“全链条、专业化、国际化”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流程的法律服务。
  • 3月25日,《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通过,不仅统筹发展和安全,更以法治力量推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预防”转型。
  • 厦门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厦门民营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逐浪前行”的澎湃足迹。数据显示,厦门70%以上发明专利源自民企,近九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自民企,厦门百强民企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达17.82%。
  • 泉州:智能育苗助力春耕备耕
    农业新科技加速赋能春耕备耕。3月3日,记者走访了泉州市水稻、果蔬等育苗基地,科技化、规模化的育秧育苗模式正在为新一年的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 长乐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背后,可以窥见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粮食生产之变——本土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可随马铃薯采收而降解的地膜、物联网感知墒情……当地的粮食生产正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型。
  • 从5G基站、算力中心等新基建的“快马加鞭”,到智慧工厂、智慧港口、数字政府等场景应用的丰富多元,泉州正以数字经济为笔,勾勒着“数字基建强基、算力枢纽赋能、场景创新驱动、生态活力迸发”的新图景。
  • 夜幕笼罩下的泰宁古城,“打更人”的巡夜梆子响彻九举巷。老厝屋檐下,智慧烟感器的红光静静地闪烁着。这座承载“汉唐古镇、两宋名城”记忆的古城,正借助数字化手段探索历史文化保护的新路径。
  • 以创新为笔,福建在科技成果转化画卷上勾勒浓墨重彩的篇章,从“破壁”走向“破局”,稳步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 莆田湄洲岛:打造零碳岛 探索海岛生态实践的样本
    立足自身良好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三分靠渔、七分靠旅”,莆田湄洲岛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选择“绿色、低碳、智能、宜居”模式,率先完成全国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双碳”规划。
  • 福建省深化闽江流域综合治理  守护水生态 畅享绿生活
    福建把改善流域水质、提升优质水占比、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摆在突出位置,将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努力探索流域保护治理新路子。
  • 在海洋碳汇方面,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还颁发了厦金航线碳中和证书,这是全国首张两岸海上航线碳中和证书,以蓝碳交易为纽带打造“两岸融合+‘双碳’合作+海洋经济”的新机制。
  • 《福州市湿地保护办法》共46条,包括总则,湿地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涉及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制度保障、细化保护举措、突出榕马特色、强化刚性约束等。
  • 泉州将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重要抓手,统筹“三水”保护,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系统治理,建立完善“三水统筹、水陆衔接、协同保护”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2025年一季度漳州生产新型墙材产品17.8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5%,消纳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28万吨、同比增加7%,成功构建新型墙材产业消纳工业固废的绿色循环经济链条。